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5269)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建梅唐亮王尧蔡敏薛亚文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科技大学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机械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轴承
  • 9篇油膜
  • 9篇油膜轴承
  • 3篇有限元
  • 3篇运行稳定性
  • 3篇蠕变
  • 3篇蠕变试验
  • 2篇动力学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锁紧
  • 2篇转速
  • 2篇稳态
  • 2篇临界转速
  • 2篇仿真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2篇风电
  • 2篇巴氏合金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动载

机构

  • 16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太原重型机械...

作者

  • 15篇王建梅
  • 5篇王尧
  • 4篇唐亮
  • 3篇薛亚文
  • 3篇蔡敏
  • 3篇张亚南
  • 2篇康建峰
  • 2篇陶德峰
  • 2篇张艳娟
  • 2篇李淑君
  • 2篇马立新
  • 2篇吉宏斌
  • 2篇苗克军
  • 2篇李璞
  • 2篇徐俊良
  • 2篇项丹
  • 1篇王淼
  • 1篇张博
  • 1篇张笑天

传媒

  • 5篇太原科技大学...
  • 3篇润滑与密封
  • 2篇轴承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均匀载荷下厚壁圆筒稳态蠕变应力的计算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多维应力下稳态蠕变的基础理论,采用应力函数法推导出一类外边界固定、内边界受非均匀载荷的厚壁圆筒稳态蠕变应力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外内径比K下厚壁圆筒的蠕变应力和应力分布情况,证实最大蠕变应力发生在厚壁圆筒内边界最大受力处,厚壁圆筒的最大蠕变应力随着壁厚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且当K=1.58时蠕变应力最大。应用所得计算公式,针对工程中油膜轴承衬套因承受油膜压力而发生的蠕变问题进行了蠕变应力解析求解。通过蠕变拉伸试验,得到了衬套内壁材料的诺顿稳态蠕变本构方程,并根据蠕变系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了衬套的蠕变应力。最后,比较了上述2种方法得到的蠕变应力,表明文中给出的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方法所得结果吻合,验证了该解析算法的正确性,从而可以为厚壁圆筒的结构设计和多维蠕变应力解析求解提供理论依据。
王建梅苗克军徐俊良李璞
关键词:厚壁圆筒非均匀载荷蠕变试验
锡界面层最佳厚度试验与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锡界面层(或称镀锡层)在钢套(低碳钢)与内衬(巴氏合金)结合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佳的锡界面层厚度可以使得钢套与内衬界面获得最佳的结合强度。考虑锡界面层厚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多因素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锡界面层厚度关于表面粗糙度、镀锡温度、镀锡时间、镀锡次数等的函数关系式;运用分子动力学对钢套与内衬的界面结合能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界面结合能关于锡层比例(锡层与巴氏合金层比例的简称)的函数方程,再根据实际轴瓦尺寸及锡界面层厚度关系式确定锡界面层最佳厚度与工艺控制参数;试验与模拟结果表明,锡界面层厚度为40μm时,其界面结合性能最好,界面结合强度最大,模拟结果与试验相符。锡界面层厚度关系式可直接适用于油膜轴承系列化产品的制造与修复应用中。
王尧王建梅黄玉琴项丹
关键词:镀锡层正交试验分子动力学
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监控系统研制被引量:4
2013年
介绍了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的系统结构、油膜参数的测量方法和监控系统的原理及功能。根据试验台的实际运转情况,总结了试验台监控系统出现的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调试思路。
马立新王建梅薛亚文唐亮
关键词:油膜轴承试验台油膜厚度监控系统
油膜轴承传动轴系动载系数计算方法
2015年
针对传动轴系动载荷变化难以准确用数学函数描述的问题,基于刚体动力学理论,综合考虑轴系刚性与弹性振动特性,提出近似求解动载荷的分析方法,建立轴系动载荷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现有油膜轴承试验装置中传动轴系的机械结构组成,推导传动轴系在启制动工况突变时的动载系数计算公式;根据传动轴系的结构参数,确定动载系数取值范围;同时给出该动载系数模型在工程应用中的典型形式。计算表明:轴系在启制动之前,相比没有静压润滑的情况,使用静压润滑的油膜轴承的动载系数相对较小,振动对其油膜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王尧王建梅黄玉琴李淑君
关键词:动载荷分析传动轴系动载系数
油膜轴承油黏温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研究油膜轴承油的黏温特性,采用NDJ-5 S数显旋转黏度计测定S220、M220和H460三种油膜轴承油在常压、20~90℃温度范围的黏度值,得到不同黏度等级油膜轴承油的黏温曲线,并采用幂关系式和指数关系式对黏-温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三种油膜轴承油的黏温公式。分析比较拟合结果表明,在20~90℃温度范围内以幂关系作为油膜轴承油的黏温公式更符合实际情况。
张艳娟王建梅蔡敏吉宏斌
关键词:油膜轴承润滑油润滑性能
油膜轴承巴氏合金ZChSnSb11-6衬套的蠕变寿命评估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油膜轴承使用过程中巴氏合金ZChSnSb11-6衬套的蠕变损伤问题,设计了蠕变试验设备并对ZChSnSb11-6进行了蠕变试验.利用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基于Dom理论和恒速理论的2个稳态蠕变本构方程,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Dom理论的稳态蠕变本构方程的计算精度较高,其相对误差为1.52%;同时,基于ZChSnSb11-6的稳态蠕变本构方程建立了油膜轴承ZChSnSb11-6的蠕变寿命计算模型,以预测任意工况下轴承的使用寿命;测量了ZChSnSb11-6蠕变后的电阻率和硬度,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电阻率的ZChSnSb11-6蠕变寿命评估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合金电阻率评估轴承使用寿命的方法.
王建梅薛亚文蔡敏
关键词:油膜轴承巴氏合金蠕变试验蠕变寿命
质量缩放在风电锁紧盘装配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ABAQUS-Explicit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法建立了风电锁紧盘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置材料的不同密度分析了质量缩放对应力、接触压力和承载扭矩的计算精度以及运算时间的影响,并讨论了模型中动能与内能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风电锁紧盘的过盈装配分析中,当质量放大1×106倍时,应力、接触压力和承载扭矩的计算结果仍具有很高的精度,同时运算时间仅为真实密度下运算时间的0.1%;(2)风电锁紧盘模拟中,动能与内能的比值大于5%时的计算结果仍具有很高的精度。
陶德峰王建梅唐亮康建峰
关键词:过盈配合有限元法
线材轧机轴承运行稳定性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2016年
为了研究线材轧机轴承的运行稳定性,从轴心轨迹的角度出发,基于润滑理论及欧拉迭代方法,建立了建求解线材轧机轴承轧辊轴心轨迹的数学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数值计算了不同转速和载荷影响下的轧辊轴心轨迹,同时从试验的角度对轧辊轴心轨迹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线材轧机轴承在高速轻载条件下具有较小的偏心率,但轧辊运行相对容易失稳,在低速重载时具有较大的偏心率,但轧辊运行相对较为稳定。此外,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差异较小,表明了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的可靠性。
蔡敏王建梅张亚南张艳娟吉宏斌
关键词:运行稳定性轴心轨迹偏心率
油膜轴承轴系装配与运行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分析现有油膜轴承轴系的机械结构组成,结合工程实践介绍轴系装配的安装过程,并对装配过程中可行的装配方式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为准确把握轴系运行的稳定性,采用ANSYS软件对轴系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提取轴系的前5阶固有频率和一阶振型,并与各阶临界转速的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轴处于轴承最低位置安装更具合理性,轴系各阶固有频率理论值与模拟值较接近,一阶临界转速极可能引起轴系共振,需对此转速进行阶跃控制,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王建梅王尧黄玉琴李淑君
关键词:油膜轴承运行稳定性临界转速
油膜轴承圆弧结合界面应力特性仿真与试验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和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过渡区"合应力和界面应力峰值计算模型,并得到了其函数解析式,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了圆弧结合界面处的应力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轴向应力呈现U形分布,两端应力较大,中间比较平稳;周向应力值在承载区与非承载区的交界处变化较大,应力突变明显;对比解析计算值与仿真模拟值可知,圆弧结合面的误差均值小于"过渡区"误差均值,且均小于5%。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圆弧结合界面下的试验测试值与仿真模拟值的误差值均小于2%,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符,说明解析与仿真两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界面结合强度理论计算及试验验证提供参考,并对油膜轴承的使用维护提出了改进建议。
王尧王建梅项丹
关键词:复合材料仿真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