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A200812)
-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5
- 相关作者:吕树臣孙江亭孟庆裕刘丽莎唐红霞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绥化学院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WO_3对掺铒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满足光通信技术发展对光放大器材料的带宽要求,采用固相法制备了掺铒碲钨酸盐玻璃,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和热稳定性。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光谱的强度参量,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受激发射截面,其最大受激发射截面为1.85×10^(-20)cm^2,荧光半峰全宽最大值为104nm;用差热法分析了玻璃的热稳定性,析晶温度和转变温度之差最大值为131℃。结果表明,掺铒碲钨酸盐玻璃是一种良好的宽带放大器材料。
- 刘丽莎吕树臣孙江亭
- 关键词:ER^3+热稳定性
- 发光二极管用SrWO_4:Eu^(3+)红光荧光粉激发谱强度的调控被引量:19
- 2011年
-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Eu3+掺杂摩尔分数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SrWO4:Eu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Eu3+特征的强室温红光荧光发射.通过调节煅烧温度和掺杂摩尔分数来调控近紫外和蓝光吸收强度,进而调控用395nm的近紫外光和465nm的蓝光激发样品所得红光发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rWO4:Eu3+红光荧光粉可以被紫外和蓝光发光二极管有效激发,且可作为红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
- 任艳东吕树臣
- 关键词:稀土掺杂光致发光白光发光二极管
- Er^(3+)/Yb^(3+)共掺TeO_2-WO_3-Bi_2O_3玻璃的光谱性质和上转换发光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制备了Er3+/Yb3+共掺TeO2-WO3-Bi2O3(TWB)玻璃.测试和分析了样品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上转换发光.用Judd-Oflet(J-O)理论计算了Er3+在玻璃样品中的光谱强度参数,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Ω2增加,Ω4,Ω6逐渐减小.在976nm激光二极管的激发下,观察到1.5μm红外荧光半高全宽值为96nm.由McCumber理论计算了玻璃样品在1.5μm的受激发射截面,其最大值为0.70×10-20cm2,样品的受激发射截面和荧光半高宽的乘积为60.2cm2nm.同时,试验发现在976nm抽运下,Er3+/Yb3+共掺TeO2-WO3-Bi2O3玻璃存在明显的荧光上转换现象,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上转换的强度逐渐减弱.
- 刘丽莎吕树臣孙江亭
- 关键词: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质
- Er^(3+),Yb^(3+)共掺杂Y_2O_3纳米晶体粉末中1.5μm近红外发光增强现象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用燃烧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0和40nm的(Y0.96Er0.02Yb0.02)O3纳米晶体样品,并通过1200℃高温退火获得了同样组分的体材料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透射电镜(SEM)照片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测量了不同样品980nm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射光谱和近红外发射光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随着粒径的减小,样品发射光谱中红光和近红外发射的成分增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能够吸附更多的OH-(振动能量3200~3800cm-1),OH-数量的增加使电子从Er3+的4I11/2→4I13/2能级(能量差3600cm-1)的无辐射弛豫速率增大,这一无辐射弛豫过程减少了4I11/2上的电子布居数,使绿光发射减弱;同时增加了4I13/2上的电子布居数,使红光和近红外发射增强。40nm样品的1.5μm发射主峰强度是体材料的1.6倍,这一结果对纳米发光材料的实际应用是很有意义的。
- 孟庆裕陈宝玖吕树臣孙江亭曲秀荣
- 关键词:近红外纳米晶体
- Er^(3+)及Er^(3+)/Yb^(3+)掺杂ZrO_2-Al_2O_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Al2O3∶Er3+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室温下具有Er3+离子特征荧光发射,主发射在绿光,其中位于547nm、560nm的绿光最强,并得出稀土离子与基质之间有能量传递.对不同煅烧温度下的样品研究表明:因不同温度下所制得的样品晶相不同.研究了纳米晶ZrO2-Al2O3∶Er3+及ZrO2-Al2O3∶Er3+/Yb3+的上转换发光,并分析了上转换的跃迁机制.发现ZrO2-Al2O3∶Er3+的绿光为双光子过程,而ZrO2-Al2O3∶Er3+、Yb3+的上转换光谱中,红光和绿光也为双光子过程,而极弱的蓝光为三光子过程.讨论了Er3+的浓度猝灭现象.最适宜掺杂浓度的原子分数为2%(Er3+/Zr4+).
- 谭鑫鑫吕树臣
- 关键词:稀土
- 纳米CaO∶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aO∶Eu3+发光粉体。并对不同掺杂浓度和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制备的CaO∶Eu3+粉体进行室温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室温下观测到CaO∶Eu3+样品具有较强的Eu3+离子特征发射。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下样品发射谱的对比,发现样品在591nm和610nm处的发射峰积分强度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Eu3+占据了两种不同的格位。对样品强发射峰进行监测,可观测到样品中的O2-和Eu3+离子之间形成的电荷迁移态。通过对比不同掺杂浓度下Eu3+离子发射光谱,发现将Eu3+掺杂到CaO基质中的适宜浓度为4%。
- 姜晓岚吕树臣
- 关键词:共沉淀法
- 发光二极管用红色荧光粉SrMoO_4:Eu^(3+)的制备和发射性质被引量:21
- 2011年
-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适合于紫外、近紫外、蓝光发光二极管(LED)激发的红色荧光粉SrMoO4:Eu3+.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的SrMoO4:Eu3+荧光粉为四方纯相,其激发光谱包括一个宽带峰和一系列尖峰,峰值位于280nm(宽带峰中心),395nm,465nm,可以被紫外LED和蓝光LED有效激发.在395nm的激发下,测得发射光谱的强发射峰位于613nm,对应Eu3+离子的5D0→7F2跃迁.Eu3+离子掺杂浓度的改变对基质的晶格常数、Eu3+离子在晶体中对称性及发光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掺杂浓度Eu3+离子的发射谱,发现在SrMoO4基质中Eu3+离子掺杂存在浓度猝灭现象,其最佳掺杂浓度为15%.
- 唐红霞吕树臣
- 关键词:共沉淀法发光二极管光致发光
- Eu^(3+)掺杂Gd_2W_2O_9和Gd_2(WO_4)_3纳米荧光粉发光性质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Gd2W2O9和Gd2(WO4)3纳米发光材料.通过对纳米材料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照片的观察和分析,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测量了各样品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计算了各样品的部分J-O参数和Eu3+5D0能级量子效率,绘制了不同基质中Eu3+发光的浓度猝灭曲线,对Eu3+掺杂的Gd2W2O9和Gd2(WO4)3纳米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与较常见的Gd2(WO4)3:Eu一样,Gd2W2O9:Eu中Eu3+5D0→7F2跃迁的红色发光也能被395nm和465nm激发光有效激发,具有近紫外(蓝光)相对激发效率高,猝灭浓度大的优点,有潜力成为高效的近紫外(蓝光)激发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材料.
- 冯晓辉孟庆裕孙江亭吕树臣孙立男
- 关键词:红色荧光粉EU^3+钨酸盐
- Gd_2O_3:Dy^(3+)纳米晶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以Gd2O3和Dy2O3为反应物,共沉淀合成了镝掺杂氧化钆纳米粉体.研究了Gd2O3:Dy3+的光致发光性质随着Dy3+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对荧光强度与激活离子Dy3+离子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Dy3+在纳米Gd2O3基质中存在浓度猝灭现象,最佳掺杂浓度为0.7%.
- 刘威吕树臣孟庆裕
- 关键词:光致发光纳米晶
- 纳米晶ZrO_2(CaO)∶Er^(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2010年
-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Er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CaO)∶Er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Er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同时观测到Er3+离子的上转换发射.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976 nm激发下的上转换过程是双光子过程.荧光强度与掺Er3+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用378nm荧光激发,分别测量了Er3+不同浓度800℃煅烧样品的发射谱,掺Er3+浓度达0.6%(摩尔分数)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 刘冬云吕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