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GZY0020)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何雁罗晓健刘晓燕韩修林周介南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热力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对近年来热力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的综述,介绍热力学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包括对中药四性、中药复方配伍、中药药效筛选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为审视和研究中医药提供新的视角和技术水平。
- 张红刘晓燕韩修林程林衷友泉
- 关键词:热力学中药四性复方配伍
- 用最短距离聚类法优选中药防潮辅料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药固体制剂的防潮方法,筛选制剂处方。方法以吸湿性强的十全大补处方水提浸膏粉为模型药物,分别与13种常用的辅料配伍,采用40℃和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经过4-288 h的实验,考察配方的吸湿百分率和吸湿速度。结果用最短距离聚类法选取的微晶纤维素(MCC)作为辅料的十全大补处方制剂,在实验各个时间段的吸湿率为3.81%-25.57%。与其他辅料相比,MCC的吸湿性和吸湿速度都较小。结论用最短距离聚类法选取的微晶纤维素(MCC)可以作为中药理想的防潮辅料之选。
- 周介南
- 关键词:吸湿吸湿性辅料聚类分析
-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探讨中药吸湿机制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中药吸湿机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药吸湿性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对吸湿性的了解仍停留在直观描述和猜测等感性认识阶段,本文从现有的吸附理论、毛细管的凝结理论和Fick,s扩散定理等基础理论来探讨中药水分吸附的热力学过程、中药内部毛细管作用下水分的相变过程以及水分扩散与吸湿速率间的关系,从吸湿的能量变化和吸湿动力角度出发,探求中药的吸湿机制。同时,对中药提取物的吸湿特性和物质基础进一步的研究。结论:通过数学模型、理论推导探讨中药及其提取物的吸湿问题,量化其吸湿过程,来指导中药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防潮问题,具有很大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
- 熊耀坤冯怡肖飞艳罗晓健辛洪亮林婷婷何雁
- 关键词:中药数学模型
-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中药防潮辅料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优选十全大补方浸膏粉防潮辅料。方法以吸湿性强的十全大补处方水提浸膏粉为对象,采用4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浸膏粉与13种辅料配伍,考察配伍后的吸湿百分率、外观、吸湿速度,将所得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最短距离聚类分析。结果微晶纤维素用作辅料能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吸湿速度小,成型亦较理想,优于其它辅料,为十全大补浸膏粉首选辅料。结论在中药防潮辅料筛选中聚类分析方法简便、可行。
- 周介南何雁
- 关键词:吸湿性辅料聚类分析
-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探讨中药吸湿机制
- 目的: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中药吸湿机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药吸湿性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对吸湿性的了解仍停留在直观描述和猜测等感性认识阶段,本文从现有的吸附理论、毛细管的凝结理论和F...
- 熊耀坤冯怡肖飞艳罗晓健辛洪亮林婷婷何雁
- 关键词:中药数学模型
- 文献传递
- 中药浸膏粉吸湿动力学曲线模型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中药浸膏粉吸湿动力学曲线模型的适应性。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和Akaike信息准则(AIC)值为指标,对6个常用中药浸膏粉吸湿分布曲线模型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对试验数据的适应次序为:双指数模型最佳,一级过程模型次之,其余4种曲线模型适应性较差。结论:双指数模型对拟合中药浸膏的吸湿过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刘晓燕何雁韩修林刘微孙莎莎饶小勇罗晓健
- 关键词:吸湿动力学模型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