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3355)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强盛许国春刘欣甄若宏郑建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氮素
  • 6篇水稻
  • 3篇氮素利用
  • 3篇氮素穗肥
  • 3篇稻鸭共作
  • 3篇杂交
  • 3篇穗肥
  • 3篇农业
  • 3篇粳稻
  • 3篇共作
  • 3篇灌浆
  • 2篇稻米
  • 2篇稻米品质
  • 2篇油菜
  • 2篇油菜素内酯
  • 2篇杂交水稻
  • 2篇弱势粒
  • 2篇水稻产量
  • 2篇种养
  • 2篇籽粒

机构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4篇王强盛
  • 10篇许国春
  • 8篇蒋琪
  • 6篇刘欣
  • 5篇丁艳锋
  • 5篇刘欣
  • 4篇郑建初
  • 4篇甄若宏
  • 2篇冯金侠
  • 2篇周建涛
  • 2篇刘华周
  • 1篇周丽慧
  • 1篇姚姝
  • 1篇张亚东
  • 1篇朱镇
  • 1篇李德新
  • 1篇赵庆勇
  • 1篇于新
  • 1篇王才林
  • 1篇陈涛

传媒

  • 2篇2014年全...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菜素甾醇对杂交粳稻灌浆期光合物质、群体氮素积累和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以常规杂交粳稻常优3号和籼粳杂交超级稻甬优12为材料,通过叶面施肥分析了油菜素甾醇(BR)对2个杂交粳稻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群体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和植株不同器官NSC/N的影响。结果表明,BR对2个水稻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表现为gs〉Tr〉Pn〉Ci。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e BL)后能够增强灌浆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维持叶绿素含量和胞间CO2浓度,从而提升叶片光合能力;以及增加群体干物质、氮素和NSC积累量以及干物质积累比例和积累速率、氮素吸收比例和吸收速率、NSC转运比例和转运速率,但降低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喷施油菜素吡咯(Brz)后的上述生理效应相反。e BL提升了2个水稻品种花后干物质、NSC和氮素的转移量及氮素对籽粒贡献率,降低了干物质和NSC对籽粒贡献率;Brz则降低了干物质、NSC及氮素的转移量和转移率,提升了干物质和NSC对籽粒贡献率。2个杂交粳稻整个灌浆期地上部不同器官NSC、氮素转运量均表现为e BL〉CK〉Brz,籽粒灌浆前期〉籽粒灌浆后期。2个水稻品种地上部不同器官NSC/N随着籽粒的不断充实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茎鞘、穗部NSC/N变化最为显著;e BL减小了叶片和茎鞘中的NSC/N,Brz则反之,但喷施BRs后穗部变化规律不明显。籼粳杂交超级稻甬优12比常规杂交粳稻常优3号具有更强的剑叶光合速率,更高的干物质和氮素及NSC积累量,更大的灌浆前期NSC和氮素转运量,最终籽粒实际产量较常优3号增加5.03%-9.32%;e BL对2个水稻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NSC转运作用规律不一,Brz对甬优12干物质、氮素积累及NSC转运抑制效应大于常优3号。
田晓雅刘欣王强盛蒋琪冯金侠张慧丁艳锋
关键词:杂交粳稻氮素利用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探讨
粮食安全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性产业,近20多年来由于气候、耕地和人口的变化,中国粮食安全和农田持续生产力出现了新的变化。本研究基于1990年以来粮食总产量和年度间单产的变化,结合气温的增长趋势、降水量的不稳定以及...
田晓雅王强盛蒋琪熊瑞恒刘欣许国春
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质量持续生产力
文献传递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研究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高产群体特征,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粳9108从中产到高产主要通过每穗总粒数的增加实现,从高产到超高产主要通过有效穗和千粒重的增加实现。相关分析表明,南粳9108产量与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呈不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通过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负效应最大,生产上应协调好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关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虽然没有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明显,但各因素之间仍存在相互协调作用。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关键词:高产栽培通径分析
不同大穗型水稻强弱势粒灌浆特性及其氮素效应
【研究背景】粳稻在稻作生产中产量、品质和效益优势明显,近年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穗粳型水稻种植是稻作产量向高产更高产发展的主要路径,特别是适合机械化种植方式的粳型品种。大穗型水稻正常栽培条件下存在着籽粒的异步灌浆现象,弱...
蒋琪王强盛田晓雅熊瑞恒许国春刘欣丁艳锋
关键词:水稻氮素穗肥籽粒灌浆特性
文献传递
不同粳型机插水稻强弱势粒灌浆特性及氮素调控效应
【研究背景】粳稻在稻作生产中产量、品质和效益优势明显,近年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穗粳型水稻种植是稻作产量向高产更高产发展的主要路径,特别是适合机械化种植方式的粳型品种。大穗型水稻正常栽培条件下存在着籽粒的异步灌浆现象,弱...
蒋琪王强盛田晓雅熊瑞恒许国春刘欣
关键词:水稻氮素穗肥籽粒灌浆特性
文献传递
麦秸还田与基蘖肥氮素运筹对机插水稻分蘖利用的影响
【研究背景】秸秆是农作物生产最主要的副产品,既可作为农田土壤肥力培育的重要资源,也可作为下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合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直接关系到农田土壤肥力、生态环境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前人研究发现,氮素对...
熊瑞恒王强盛蒋琪田晓雅刘欣徐国春丁艳锋
关键词:分蘖发生成穗率
文献传递
稻鸭共作与有机物料还田对水稻群体物质和氮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探究栽培环境和稻鸭共作对有机物料还田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机氮肥处理相比,秸秆、沼渣还田降低了水稻移栽到拔节期叶片SPAD值,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叶片净光...
王强盛刘欣许国春杭玉浩
关键词:水稻稻鸭共作氮素利用
稻鸭共作农作系统的生态效应与技术模式被引量:35
2015年
稻鸭共作生态技术是将雏鸭全天候放入稻田,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来刺激水稻生长、促进物质循环和改善稻田环境,构建了种养结合、节本增效、物质循环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农作模式,笔者综述了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的物质积累、壮秆效应、根系活力、病虫草害控制及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稻田甲烷排放及控氮截流的影响,阐述了近年来稻鸭共作生态农业实施中投放绿萍、一稻两鸭、零日龄放鸭、沼稻鸭循环及防虫网全程覆盖等成功实践的种养模式,指出了稻鸭共作生态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稻鸭共作农作系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刘欣王强盛许国春冯金侠
关键词:稻鸭共作生态效应种养模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需求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客观地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本文通过文案剖析、院地调查、统计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服务的需求特征。结果表明:76.11%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急需科技服务,还有7.08%对科技服务采取无所谓态度;对技术指导的需求远大于其他指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对技术指导的需求率分别达到52.08%、82.14%、88.89%;在需求表达方面,91.15%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选公益性服务。为此,本文从农业科研院所角度提出了顶层设计科研项目、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培育需求型科研成果、强化服务品牌意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甄若宏王强盛李德新郑建初
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构建与升级被引量:5
2014年
构建典型引领、集成创新、产业集聚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础理论,统计分析江苏省首批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本情况,发现在产业特色、科技支撑、产业模式等方面存在制约农业园区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提出现代农业园区要设施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生态化和农民职业化促进产业升级,组建稳定的包含研发、生产、加工和服务等各环节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推动园区稳健发展,优化优质粮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畜禽养殖和休旅农业五大产业布局打造区域特色,集成生物、信息、设施、安全与标准和循环低碳等现代科技支撑园区产业科学发展。
甄若宏周建涛王强盛刘华周郑建初
关键词:农业园区产业链现代农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