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71108)
- 作品数:148 被引量:938H指数:17
- 相关作者:孙树林屈慧鸽缪静迟晓艳朱甫祥更多>>
-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鲁东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硬磁-软磁双层膜中的磁化行为与磁能积
- 2010年
-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讨论了硬磁-软磁双层膜中的磁化行为与双层膜中磁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硬磁-软磁双层膜中剩余磁化强度随硬磁层或软磁层厚度的增加呈单调性减小或增大,相应的矫顽场随硬磁层或软磁层厚度的增加近似呈单调性增大或减小;而其磁能积的变化是非单调性的,存在磁能积极大值点,该极大值点依赖于硬磁-软磁层的厚度比、各自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单轴各向异性等;硬磁-软磁双层膜的磁化总是从膜边界向膜中间推进,最终带动难轴方向的边界畴转变,且软磁层磁化先于硬磁层,但在软磁层厚度小于临界尺寸的情况下,软磁层与硬磁层的磁化反转趋于同步.
- 高云婕潘靖周岚
- 关键词:蒙特卡罗法磁能积
- “接触引导”和重力场复合作用对L929细胞生长取向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接触引导"与外力场作用是影响细胞取向行为的两大因素.本文通过软刻蚀技术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表面制作微米级沟槽图案,研究了当重力场方向平行于材料表面且分别垂直或平行于沟槽方向时,图案与重力的复合作用对L929细胞取向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重力场方向和沟槽方向平行时,由于"接触引导"效应,大部分细胞(约90%)仍然沿沟槽(细胞轴向与沟槽夹角在0°~30°区间内)生长;而当重力场垂直于沟槽方向时,沿沟槽生长的细胞虽仍然占多数(约70%),但比例显著下降.该研究表明,与重力因素相比,虽然由沟槽图案所引起的"接触引导"效应对细胞的生长取向起主导作用,但是当重力场与沟槽方向垂直时,重力作用显著降低了"接触引导"的程度;而当两种因素方向相一致时,两者对"接触引导"的发生无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
- 周峰袁琳梅岩陈红
-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重力场
- SiO2/SiC界面过渡区结构研究
- 采用高温热氧化法在4H-SiC(0001)晶面上生成SiO膜,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HF酸刻蚀该氧化膜,制备出超薄(1~1.5 nm)SiO/SiC界面样品。采用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ADXPS)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
- 朱巧智王德君赵亮李秀圣
- 关键词:4H-SIC
- 文献传递
- SiO_2/SiC界面的Wet-ROA改性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高温热氧化法在4H-SiC(0001)晶面上生成SiO2氧化膜,采用湿氧二次氧化(wet-ROA)工艺对样品进行处理,通过测量SiCMOS结构界面电学特性,发现wet-ROA工艺有助于降低界面态密度,改善SiO2/SiC界面电学特性。采用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ADXPS)技术对SiO2/SiC界面过渡区进行分析,通过过渡区厚度计算和过渡区成分含量比较,发现湿氧二次氧化工艺可减小过渡区氧化膜厚度,降低过渡区成分含量,进而揭示了降低SiO2/SiC界面态密度,改善界面电学特性的微观机理。
- 朱巧智王德君赵亮
-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 SiO_2/SiC界面过渡区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高温热氧化法在4H-SiC(0001)晶面上生成SiO2膜,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HF酸刻蚀该氧化膜,制备出超薄(1~1.5nm)SiO2/SiC界面样品。采用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ADXPS)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氧化形成的SiO2/4H-SiC(0001)界面过渡区的成分分布情况,适合用一个分层模型来描述,进而建立了过渡区成分分布的原子级结构模型。
- 朱巧智王德君赵亮李秀圣
- 关键词:4H-SIC
- 轻链二硫键缺失突变促进链间重组二硫键BDD-FVⅢ变构体分泌被引量:1
- 2020年
- 凝血VⅢ因子(coagulation factor VⅢ, FVⅢ)分子内含有8对二硫键,参与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轻链A3结构域中Cys1899/Cys1903间的二硫键阻碍分泌,本室曾通过在FVⅢ重链和轻链间引入重组二硫键,证明其可促进消除B结构域的FVⅢ (B domain-deleted FVⅢ, BDD-FVⅢ)重、轻链异源二聚体的组装和分泌。本文在此基础上将BDD-FVⅢ的重链A2区Met662和轻链A3区Asp1828突变为Cys,从而构建可形成链间二硫键的变构体F8C。将F8C轻链A3区Cys1899和Cys1903突变为Gly,从而消除内源性二硫键,得到变构体F8CG,并探索这两种BDD-FVⅢ变构体的分泌促进作用。通过HEK293和COS-7细胞的基因瞬时转染实验,检测细胞表达变构体多肽的二硫键形成情况和培养上清中变构体多肽的分泌量和凝血活性,并检测变构体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结合力。结果显示,细胞转基因表达产物F8C和F8CG均以二硫键连接的异源二聚体多肽为主,而野生型BDD-FVⅢ以易于解离的异源二聚体多肽为主。F8C分泌量和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型BDD-FVⅢ, F8CG的分泌量和活性相对于F8C得到进一步提高,显示轻链二硫键的破坏对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对vWF的结合力无显著性影响。本文为进一步的变构体体内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 刘泽隆缪静屈慧鸽迟晓艳朱甫祥
- 关键词:分泌
- 大气压下绝缘毛细管内等离子体放电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在石英毛细管内利用两个边缘锋利的中空针型电极间的放电形成了63cm长的大气压弧光等离子体.通过记录放电图片和测量电流-电压特征波形及伏安特性曲线的方法对管内等离子体从反常辉光状态过渡至超长弧光状态的过程做了细致的研究,发现管内等离子体在弧光状态下的电子密度不低于1014cm-3.另外,还进一步考察了两电极的间距和电源工作频率对放电伏安特性的影响以及通过发射光谱法测得的等离子体气体温度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规律.当活性气体(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到氩等离子体中时,通过光化线强度测定法研究了放电产生氧原子的含量随氧气流量与总气体流量之比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虽然氧气流量与总气体流量之比逐渐增大,但产生的氧原子含量却基本维持不变.
- 黄文同李寿哲王德真马腾才
- 关键词:反常辉光放电弧光放电发射光谱
- 复合发酵香肠加工工艺与发酵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为研制肉蛋奶于一体、营养风味俱佳的新型复合发酵香肠,将猪肉、鸡肉、牛奶和鸡蛋的混合原料经植物乳杆菌L1和双歧杆菌L2综合发酵,研究其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各因素对发酵特性的影响,得出理想的工艺和配方及各参数对发酵特性的影响规律:发酵时间延长,水分、pH值、亚硝酸盐逐渐降低,氨基酸和过氧化值逐渐增大;发酵温度升高,水分、pH值、亚硝酸盐降低幅度增大,氨基酸和过氧化值增加显著;菌种用量增大,水分、pH值、亚硝酸盐降低显著,氨基酸和过氧化值升高显著;菌种L1与L2最佳配比为2∶1。
- 周亚军吕晨艳付天宇何锐华原敏
- 关键词:发酵香肠猪肉鸡肉发酵特性
- 草及灌木根系对不同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建立土边坡有限元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法,针对砂、粘土两种土质边坡及有无降雨情况,分析植被根系对不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根系能有效的提高边坡的安全系数;坡角的变化不影响植被根系对边坡安全系数的提高;在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植被根系仍能提高边坡的安全系数。
- 陈怿旸孙树林王恩喜刘博刘俊李方
- 关键词:强度折减法粘土边坡安全系数
- 鹿肉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影响因素试验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因素对鹿肉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参数的影响,得出:持水性和断裂强度随食盐、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多聚磷酸钠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粘度随其用量增加逐渐增大;随着pH值增大,持水性先显著后缓慢增大,断裂强度和粘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温度升高,持水性先减小后增大,断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粘度先显著后缓慢增大。借助均匀组合设计试验和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探讨各因子与凝胶特性参数间关系,得到各因子对持水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pH值、多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离子强度,焦磷酸钠与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因子间作用显著;各因子对断裂强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六偏磷酸钠、离子强度、温度、pH值、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因子间作用显著;各因子对粘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多聚磷酸钠、离子强度、六偏磷酸钠、温度、pH值、焦磷酸钠,因子间作用显著。
- 王淑杰周亚军苏丹钱曦贺连彬冯占荣
- 关键词:鹿肉持水性粘度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