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MZ030)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达古拉杨蕴丽王秀艳包凤兰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内蒙古牧区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相应政治、经济、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牧区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投资主体单一、治理不规范等因素,致使交通、水利、电力、邮政通讯、牧业基础设施等供给依然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牧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应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设计、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多元供给体系等方面不断提高牧区基础设施供给和治理水平。
- 王秀艳
- 关键词: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化
- 新时期我国牧业合作社的生成机制与发展策略——基于对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的调研被引量:3
- 2012年
- 对内蒙古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显示,与农业合作社相比,牧业合作社出现的首要动因是联合应对自然灾害,其次才是突破经营困境与整合生产要素。在实现牧民增收的同时,牧业合作社还发挥着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功能。因此,从管理、资金、人才培养和品牌保护等方面支持牧业合作社发展对解决"三牧"问题有重要意义。
- 杨蕴丽达古拉
-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
- 包容性经济增长视阈下的牧区资金投入问题研究——以内蒙古牧区为例
- 2013年
- 我国牧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4大功能,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牧业和牧区发展所需资金未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增加。这与牧区所具有的诸多功能不相匹配。文章在中央、地方、牧民和金融机构等从不同层面实证分析了内蒙古牧区和牧业资金投入现状,从二元经济结构、畜牧业脆弱性和牧民自我积累等方面探究了资金短缺的原因,并提出增加牧区资金投入除了必须做到加大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以外,还要通过大中城镇对牧区的辐射带动、充分利用外资、组建牧民合作金融组织等对策建议。
- 格日乐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