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MKS1143)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丽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理论课
  • 3篇教师
  • 3篇高校
  • 2篇政治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审视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教...
  • 1篇师德
  • 1篇思想政治理论...
  • 1篇思政
  • 1篇思政理论
  • 1篇思政理论课
  • 1篇主体间
  • 1篇主体间性
  • 1篇转型时期高校
  • 1篇理论课教师

机构

  • 3篇南昌航空大学

作者

  • 3篇李丽

传媒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转型时期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审视——以主体间性为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应只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授受者,而应该是大学生成"人"的引领者。在当前中国现代性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成为具有自为或自由主体性的个体人以及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好公民。
李丽
关键词:主体间性角色定位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
2012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把德性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作为人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德性至少应包含着两个层面,即作为人的教师个体德性和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德性。
李丽
关键词:教师德性思想政治理论高校
高校教师幸福审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幸福是基于一定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快乐和满意等情感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目的和权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幸福可以从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生活幸福两个层面考察。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生活幸福源自于对善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源自于对职业意义、理想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德性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能力以实现人生幸福。
李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幸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