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A201201E05)

作品数:14 被引量:119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广军李志斐王海英李伟史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中华鳖
  • 4篇养殖
  • 3篇水产
  • 3篇水产养殖
  • 3篇微囊藻
  • 2篇营养化
  • 2篇摄食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水体
  • 2篇水体富营养
  • 2篇水体富营养化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育
  • 2篇蓝藻
  • 2篇富营养化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特征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底泥

机构

  • 12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王广军
  • 6篇李志斐
  • 5篇朱新平
  • 5篇史燕
  • 5篇王海英
  • 5篇李伟
  • 4篇朱阿莉
  • 4篇李伟
  • 3篇洪孝友
  • 3篇郁二蒙
  • 3篇余德光
  • 3篇龚望宝
  • 3篇谢骏
  • 2篇赵建
  • 2篇潘淦
  • 2篇郑宗林
  • 1篇饶瑞
  • 1篇刘文生
  • 1篇魏南
  • 1篇段爱丽

传媒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当代水产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隆线蚤对微囊藻摄食消化的初步观察
2014年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氮、磷排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水体的富营养化往往导致藻类疯长形成水华,水质恶化,产生异味.同时水中溶氧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许多藻类还可以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对动物和人类有潜在的危害.对于蓝藻的治理人们想了很多方法:(1)定向培藻:目前,在自然界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条件下,蓝藻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其次就是小球藻和栅藻.如果在养殖前期,在养殖池塘中能培养出上述两种藻类为优势种群的水体(定向培育),与蓝藻比例达到100∶1,这样蓝藻暴发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2)消除水体富营养化:采用生物及化学方法,有效消除有机污染,降低有机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达到间接抑制蓝藻的繁殖,通常每10d左右,全池泼洒1次益水宝(枯草芽孢杆菌)及活性黑土(腐植酸钠),其用量分别为每亩500g及1,000g.
饶瑞桂庆平王广军郑宗林李志斐王海英
关键词:微囊藻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暴发生物多样性摄食富营养化程度
中华鳖3个养殖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运用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采用体质量和6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中华鳖3个养殖群体(黄河,洞庭,绿卡)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个群体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影响3个群体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不同,其中黄河群体的主要形态性状为背甲长和体高,洞庭群体的主要形态性状为背甲长、背甲宽和体高,而绿卡群体的主要形态性状为腹甲长和腹甲宽。3个群体的回归方程分别为:黄河y=-801.208+75.656x1+84.630x5,洞庭y=-504.672+57.146x1+44.990x2-35.820x5,绿卡y=-591.999+53.211x3+48.537x4。相关指数均大于0.85,说明影响3个群体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已经找出,且方程拟合度良好。研究表明,影响3个群体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群体的选择相应的性状才能达到更理想的选育效果。
肖凤芳李伟李伟朱新平赵建洪孝友朱阿莉史燕
关键词:中华鳖养殖群体通径分析
不同C/N水平对草鱼池生物絮团的形成及其水质的影响被引量:39
2013年
为了研究草鱼池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C/N,实验分析不同C/N水平对水泥池中生物絮团的形成、水质及草鱼生长的影响。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C/N为10.8∶1),实验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控制C/N分别为15∶1、20∶1和25∶1。结果显示,当C/N≥15时,形成的生物絮团可以有效的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水平;各组的生物絮团体积指数(FVI)随养殖时间逐步增加,在第14天趋于稳定;随着C/N增高,尽管实验组水体中形成的生物絮团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草鱼生长却呈下降趋势。综合而言,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草鱼养殖适宜的C/N为15,该比值能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并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水平。
卢炳国王海英谢骏王广军余德光李志斐郁二蒙龚望宝
关键词:草鱼水质
水产养殖对底泥的影响及处理技术综述被引量:8
2013年
分析了水产养殖对底泥的影响,指出残饵以及排泄物是污染池塘底质的主要成分,并介绍了池塘底泥的几种修复技术。
王广军李志斐余德光郁二蒙龚望宝王海英
关键词:水产养殖底泥污染
疣吻沙蚕胚胎发育观察及盐度对其孵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显微镜观察了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a)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特征,并依据疣吻沙蚕人工孵化经验设置6个盐度梯度组(A:0,B:5,C:10,D:13,E:15,F:20),每组3个平行,研究了盐度对疣吻沙蚕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疣吻沙蚕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担轮幼虫期、后担轮幼虫期、膜内三刚节疣足幼虫期和三刚节疣足幼虫期8个时期;盐度对疣吻沙蚕孵化影响显著(P<0.05),C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与其他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适宜受精的盐度范围为10~13,最适孵化的盐度为10。
段薛辉刘文生许爱娱徐慈浩何庆棠肖锐媛潘淦
关键词:胚胎发育盐度受精率孵化率
温度对中华鳖胚胎发育和初生幼体形态特征及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在5个不同孵育温度下对中华鳖胚胎发育、孵化周期、初生幼体形态特征及活动能力进行了研究。孵化温度设置为(23±0.5)℃、(26±0.5)℃、(29±0.5)℃、(32±0.5)℃、(35±0.5)℃,每一温度指标下设置3个平行组,每组30枚卵。孵化介质为蛭石,湿度为6%。结果显示,胚胎的发育速度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所用的孵化时间也越来越短。孵化累积温度CTUs在23℃时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累积温度依次降低;孵化率在29℃时最高,达到83.3%,26℃为80%,32℃为43.3%,23℃为11.1%,35℃为0。温度对稚鳖形态特征的影响比较显著,29℃孵出幼体的体质量最重、背甲最长,与26℃孵出差异不显著,与32℃差异显著,和23℃差异极显著;26℃孵出幼体背甲最宽,与其它三组差异极显著,但其它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3℃孵出幼体体重、背甲长和宽都是最小的。温度对新生幼体运动表现的影响差异显著,23℃孵出的初生幼体活动能力最差,与其它3组差异显著,其它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6~29℃是生产实践中比较适合的孵化温度。
朱阿莉史燕朱新平魏成清李伟段爱丽
关键词:中华鳖温度胚胎发育
芽孢杆菌防控水产养殖中蓝藻水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蓝藻暴发是水产养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概述了蓝藻水华的成因、危害以及主要的防控措施。采用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进行生态防控是治理蓝藻水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文章介绍了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的应用以及在藻类调控方面的作用方式和机制,并对其在抑制有害藻类生长和修复水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做出展望。
张睿王广军
关键词:蓝藻铜绿微囊藻芽孢杆菌
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被引量:19
2013年
生物浮床技术作为生物操纵方法的一种,是一种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它是利用浮床植物根系或者茎叶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受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对植物的收割(收获)以实现降低或者消除水体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修复环境的目的。综述了生物浮床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及生物浮床的应用效果,并结合生物浮床的技术特点探讨其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志斐王广军陈鹏飞李小艳谢骏
关键词:生物浮床水产养殖
隆线蚤对微囊藻摄食消化的初步观察
2013年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氮、磷排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水体的富营养化往往导致藻类疯长形成水华,水质恶化,产生异味.同时水中溶氧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许多藻类还可以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对动物和人类有潜在的危害.对于蓝藻的治理人们想了很多方法:第一定向培藻:目前,在自然界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条件下,蓝藻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其次就是小球藻和栅藻.
饶瑞桂庆平王广军郑宗林李志斐王海英
关键词:微囊藻水体富营养化摄食工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
中华鳖转铁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转铁蛋白是呼吸链的关键因子,参与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功能。研究从嗜水气单胞菌诱导的中华鳖肝脏SMART c DNA文库中,分离克隆了中华鳖转铁蛋白基因c DNA和g DNA全序列,对其序列特征、组织表达及原核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华鳖转铁蛋白对应全长c DNA的基因组DNA全长为19100 bp,由17个外显子和16个内含子组成;c DNA全长为2359 bp,开放阅读框为2094 bp,编码697个氨基酸;转铁蛋白的分子量为76.6 k D,包含2个糖基化位点,存在4个二硫键形成区域的缺失,两个同源结构域的相似性为37%,信号肽位于第1—19位点。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正常组中华鳖转铁蛋白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大;以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其在心、肝、脾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均有一个上调后减少的趋势。此外,实验还进行了重组转铁蛋白原核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鉴定,为深入研究中华鳖转铁蛋白功能的提供了基础数据。
李伟李伟史燕赵建洪孝友
关键词:中华鳖转铁蛋白原核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