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5050) 作品数:7 被引量:13 H指数:2 相关作者: 吕家根 胡越 聂迎春 段兴潮 董团瑞 更多>> 相关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公安厅 陕西教育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农业科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生物柴油高效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连续流动式、碱催化和超声辅助强化等手段,研究了一种新的生物柴油合成方法.优化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影响酯交换反应的因素.采用核磁共振(NMR)分析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酯交换率.结果表明,当流动式反应盘管长为130 cm,甲醇与大豆油以9∶1的摩尔比混合,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3 min,NaOH用量在油重的0.5%的实验条件下酯交换率可达到99.9%以上. 吕家根 武晓燕 马军 胡越关键词:生物柴油 超声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秋水仙碱 被引量:4 2008年 甲醛存在时,高锰酸钾可在酸性介质中氧化秋水仙碱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高锰酸钾-甲醛-秋水仙碱化学发光测定秋水仙碱的分析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秋水仙碱浓度在1.0×10-7~6.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0×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9%(c=1.0×10-6mol/L,n=11).该方法用于药物制剂中秋水仙碱含量的测定,其分析结果与药典方法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荆海燕 吕家根关键词: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秋水仙碱 高锰酸钾 甲醛 急性重金属污染后重金属在玉米植株的分布蓄积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遭受急性重金属污染后,重金属在玉米植株的分布蓄积情况.实验发现玉米能够吸收铜、镉、锰等重金属,并将镉、锰蓄积在其根部.果实籽粒中未检出镉,铜、锰在果实籽粒中无显著富集;锰在成熟植株茎结中有大量蓄积.结果说明:如污染区域当茬作物为玉米,果实可正常使用;后茬可选择种植玉米以规避铜、镉、锰污染可能造成的损失;通过收获玉米地下部分可逐步清除镉污染,收获玉米地下和茎结部分可逐步清除锰污染. 段兴潮 董团瑞 吕家根关键词:重金属 玉米 See Nutrient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in Growing Vegetable by 3D Imaging None invasive analysis to provide the exact information on plant biological processes as well as the nutrients... Wansheng Liang,Jiagen Lv (Key Laborator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for Life Science of Shaanxi Province,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P.R.China)文献传递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制剂中的苯巴比妥 2010年 在碱性介质中,苯巴比妥增强了鲁米诺-NaClO弱的化学发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该反应具有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检测苯巴比妥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苯巴比妥的浓度在4.0×10-7~3.0×10-5mol/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3%(n=11,c=1.0×10-6mol/L).该方法快速、简单、并且灵敏度高,已用于药物制剂中苯巴比妥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5.0%~103.1%之间. 赵敏 吕家根 杨宗梅 张菊芳 胡越 聂迎春关键词:苯巴比妥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癫痫 13NO3-溶液的制备 2009年 硝酸盐是陆生植物的主要氮源,对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硝酸氮吸收、代谢的研究,在植物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重要意义。 梁万胜 伍晶 王俊 刘辉 吕家根关键词:农作物产量 陆生植物 植物生理 硝酸盐 氮吸收 被洗织物上血迹形态的成像重现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基于血红蛋白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研究了一种可以用于被洗织物上残存血迹形态成像重现的方法.对重现试剂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织物血迹重现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化学发光成像方法,对常见的棉纺、化学纤维和棉-化学纤维混纺织物的血迹形态都具有很好的重现效果.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聂迎春 吕家根 刘成武 李平关键词:血迹 织物 声致化学发光法测定茶叶的抗活性氧能力 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流动-学发光方法,研究了五种茶叶在不同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等条件下,茶汤的抗活性氧能力,考察了隔夜茶汤抗活性氧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冲泡茶叶的最佳条件为冲泡水温96℃,冲泡时间为30 min,冲泡次数最多三次.五种茶叶茶汤抗活性氧能力由高到低顺序为紫阳毛尖>乌龙茶>寿眉>祁门红茶>普洱茶. 张晓丽 胡越 吕家根13NO3-溶液的制备 硝酸盐是陆生植物的主要氮源,对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硝酸氮吸收、代谢的研究,在植物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重要意义。N13(氮-13)是一种放射性核素,核内有7个质子和6个中子,比N14缺少一个中子而不稳定,衰变产生一个正电子... 梁万胜 伍晶 王俊 刘辉 吕家根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