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60870005)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60870005)

作品数:26 被引量:200H指数:8
相关作者:李落星李光耀李方义刘金水周惦武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合金
  • 3篇电子结构
  • 3篇有限元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汽车
  • 3篇汽车乘员
  • 3篇汽车乘员约束...
  • 3篇子结构
  • 3篇力学性能
  • 3篇铝合金
  • 3篇乘员
  • 3篇乘员约束
  • 3篇乘员约束系统
  • 3篇力学性
  • 3篇值模拟
  • 2篇有限元模拟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凝固
  • 2篇汽车安全

机构

  • 26篇湖南大学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张家界航空工...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10篇李落星
  • 8篇李光耀
  • 4篇周惦武
  • 4篇刘金水
  • 4篇李方义
  • 3篇刘继常
  • 3篇刘志文
  • 3篇周佳
  • 3篇张立强
  • 3篇陈涛
  • 3篇高晖
  • 3篇王群
  • 3篇朱必武
  • 2篇陈益林
  • 2篇彭平
  • 2篇徐少华
  • 2篇侯德政
  • 2篇袁江
  • 2篇李铁柱
  • 2篇王冠

传媒

  • 6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激光技术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汽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3篇2012
  • 9篇2011
  • 14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车正撞台车简化模型建立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提出了一种用台车碰撞试验代替整车碰撞试验来验证整车耐撞性的设计方法。通过碰撞吸能分析,提出了台车模型组成部分的选取方法,包括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悬架系统、车轮、下车体等的选取。数值模拟和碰撞试验结果表明,台车模型的前纵梁变形及车身减速度和整车碰撞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大幅度缩短了计算时间,降低了试验成本。
董立强李光耀陈涛高晖
关键词:台车试验简化模型有限元仿真
球墨铸铁QT600-3激光相变硬化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ProCAST,建立了激光相变硬化温度场的3维数值模拟模型,对球墨铸铁QT600-3进行激光相变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了表面淬火的温度场,根据温度场预测了硬化层的深度和宽度。激光功率在800~1 000 W之间,激光扫描速度在2.000~2.667 mm/s之间,光斑直径在4~5 mm之间时,计算得到的硬化层深度在0.20~0.64 mm之间,硬化层宽度在2.0~3.7 mm之间。球墨铸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基本吻合,两者变化趋势一致。
郭怡晖刘继常卢远志刘金水颜丙功
关键词:激光相变硬化数值模拟温度场硬化层
无穷远处Ⅲ型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作用下应变加强层连接唇形裂纹的解析解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对保角映射及解析延拓的应用,获得了无穷远处Ⅲ型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连接在唇形裂纹面上的内埋应变加强层的级数形式应力解析解.分析了材料匹配、界面连接及几何特征对界面应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荷载形式,合理的材料匹配、连接及几何特征能够有效地减少应力集中和界面应力.
刘又文谢超蒋纯志方棋洪
关键词:集中荷载界面应力
自然时效对6061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采用拉伸试验、透射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自然时效对6061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时效1个月后,铝合金基体中析出少量极细小的球状GP区,而人工时效6h则析出大量GP区和板条状β-Mg_2Si平衡相;自然时效1个月后再进行人工时效的析出相较直接进行人工时效态的少;随着自然时效时间的延长,铝合金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降低,1个月后性能趋于稳定,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17.27和130.78MPa,此时具有较高的伸长率,为18.40%;自然时效1个月后再进行4h人工时效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73.72MPa,228.63MPa和11.16%,与直接进行人工时效的相比,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稍有下降,但伸长率提高了11.6%。
冯银成李落星刘杰刘波刘扬胜
关键词:6061铝合金时效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基于Kriging近似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稳健性设计被引量:38
2010年
在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其设计变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传统的优化设计由于忽略了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当设计变量产生波动时,往往会导致目标超出约束边界或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波动极为敏感,从而使设计失效。针对某款微型客车,通过乘员损伤分析软件建立该车的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基于该模型将试验设计、Kriging近似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相结合,构造基于产品质量工程的6σ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对设计目标的优化并提高了设计变量的可靠性和目标函数的稳健性。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在乘员约束系统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李铁柱李光耀陈涛高晖
关键词:汽车安全乘员约束系统
回火工艺对H13模具钢渗氮层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淬火+不同回火工艺处理H13模具钢再经相同气体渗氮处理后的渗层组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渗层横截面的硬度,分析了回火工艺对渗氮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淬火+两次350℃回火的试样再渗氮后渗层较致密,硬度变化较平缓,但渗层厚度低于淬火+两次600℃回火后渗氮试样的;淬火+两次600℃回火试样渗层的化合物层下有微裂纹,硬度变化较大;而淬火态直接渗氮试样未能获得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渗层。
鞠慧李落星王群周佳
关键词:H13模具钢回火渗氮层
Sn合金化MgZn_2相及Mg_2Sn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原理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CASTEP和DMol程序软件包,从合金形成热、结合能、热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等方面,研究Sn合金化MgZn2相及Mg2Sn相的结构稳定性,探讨Sn合金化改善ZA62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当Sn和Al分别置换ZA62镁合金中MgZn2相的Zn(Ⅰ)和Zn(II)原子时,仅Sn与Al置换的MgZn2相中Zn(Ⅰ)原子能形成稳定的MgZn2固溶体结构,而Sn在MgZn2相中的固溶量有限;与合金化形成的固溶体结构相比,其稳定性比未合金化时的弱,而析出的第二相金属间化合物Mg2Sn的结构比MgZn2的更稳定。而不同温度下热力学性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合金体系中形成了结构稳定性强的Mg2Sn,其结构稳定性在温度373~473K的范围内并不因温度的升高而消失,仍比MgZn2的高;由于ZA62镁合金体系中形成了高热稳定性的Mg2Sn相,Sn合金化有利于ZA62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提高。电子态密度和Mulliken电子占据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与MgZn2、Mg2AlZn3及Mg2SnZn3固溶体相比,热稳定性强的Mg2Sn相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Mg2Sn体系中存在强烈的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共同作用。
周惦武徐少华张福全彭平刘金水
关键词:热力学性能第一性原理
基于反分析法的凝固过程中界面换热系数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实验测得的温度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和优化方法的反分析方法计算求解了A356铝合金铸件冷却凝固过程中铸件与金属铸型间的界面换热系数,分析了铸件与铸型间界面换热系数随界面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换热系数在固相温度以上和545℃以下基本保持为一个常数,分别约为3 000 W.m-2.K-1和500 W.m-2.K-1;而液相温度在545~555℃间为突变的线性关系,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近似的数学模型.应用反求得到的界面换热系数与界面温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软件ProCAST计算得到铸型初始温度450℃时铸件的温度与实验测量温度吻合较好.验证了通过反分析方法求解的换热系数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张立强李落星朱必武李昭
关键词:铝合金界面换热系数数值模拟反分析法
基于遗传算法与仿真的偏置碰撞安全结构改进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某款在中国新车评价体系偏置碰撞试验中存在较大安全问题的国产车型,通过分析该车偏置碰撞形式下结构的设计缺陷,将试验设计、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车身前部安全性关键部件的厚度进行优化,通过改进对车身变形起关键作用部件的结构特征,实现汽车前舱刚度的匹配,使整体结构合理变形。仿真结果表明,在兼顾正碰安全性与车身轻量化的前提下,优化设计与结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该车型的40%偏置碰撞安全性。
姚宙李光耀李方义
关键词:遗传算法偏置碰撞
拉伸预应变对TRIP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对TRIP 590和TRIP 780两种强度级别的钢板进行了应变量为5%,10%,15%的拉伸预应变,通过静态拉伸试验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拉伸预应变对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马氏体转变;拉伸预应变提高了钢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随预应变量的增大,强度明显增加,塑性变化不大。
曾宇卓李光耀刘迪辉
关键词:TRIP钢相变诱发塑性残余奥氏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