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7030100)
- 作品数:43 被引量:303H指数:12
- 相关作者:吕清刚宋国良宋维健孙运凯王小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热质联用研究烟煤热解气体释放特性被引量:14
- 2014年
- 采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三种烟煤程序升温热解过程中气相产物析出特性,分析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和煤种对气体产率和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增大,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增大,更利于热解产物析出.较高的升温速率缩短了反应时间,使气相产物产率降低.烃类气体的生成曲线都呈单峰分布,而其他气体生成曲线呈不规则变化;不同煤种热解产生的H_2和烃类气体的离子强度曲线随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且峰值温度都十分接近;相同热解条件下,不同煤种热解的气体产率跟煤样成分相关;不同煤种中硫的存在形态不同,主要以H_2S,SO_2和COS的形式逸出.
- 范冬梅朱治平吕清刚
- 关键词:烟煤热解TG-MS升温速率气体释放
- 准东高钠煤热解过程中钠的迁移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6
- 2015年
- 针对新疆准东煤田高钠煤(简称准东高钠煤)在发电锅炉燃烧时遇到结渣黏污严重的问题,基于立式管式炉热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X)等检测手段,分析了准东高钠煤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碱金属钠的析出特性、赋存形态以及热解半焦的微观形貌。利用Fact sage 6.1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软件分析了碱金属的析出形式。结果表明,准东高钠煤中的碱金属钠在热解过程中有部分析出,开始的析出温度为600℃,当热解温度达900℃时,碱金属钠的析出率为40.2%;碱金属钠在热解过程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析出;热解温度低于900℃时,没有熔融态物质生成。
- 宋维健宋国良张海霞范金龙吕清刚
- 关键词:热解
- 并联双速双流化床粗细颗粒交换特性研究
- 2014年
- 提出一种并联双速双流化床技术,并对其粗、细颗粒的交换特性进行了冷态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都会对颗粒的定向交换造成影响,但对不同粒径影响的程度不同。风速对0.6 mm以下细颗粒交换率影响显著,最大可达-100%(全部交换);隔墙高度与粗床床层高度之差在200-250 mm左右时,颗粒定向交换效果达到最佳:粗床中0.6 mm以下颗粒减少了近70-80%,而3mm以上颗粒减少量几乎为零;细床床层高度增加到一定值后,会出现细颗粒的"倒灌"现象;各工况下,细床床料的平均粒径最大值仅为0.55 mm。
- 双伟卢啸风何洪浩王泉海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并联
- 蒸汽发生系统水动力特性计算通用模型被引量:6
- 2016年
- 提出了一种用于蒸汽发生系统水动力特性数值分析的通用模型。该模型类比于直流电路系统,以目标部件为计算对象,基于质量、动量、能量三大守恒定律和压降基本计算公式,推导和求解部件压力方程组,最终得到在不同热流密度分布和宽广压力范围的复杂网络系统中单根管内流体的流量、压力、焓值等参数。应用该模型对亚临界300 MW机组自然循环锅炉和Shell气化炉2个典型蒸汽发生系统进行了水动力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对于具有复杂管网和不同热流密度分布的蒸汽发生系统,在不同压力范围内均可进行水动力特性计算,所得流体参数可用于受热面金属壁温的计算和传热恶化潜在危险的评估。
- 张威陈凯王欢樊强车得福
- 关键词:水动力特性直流锅炉自然循环受热面
- CFB锅炉SO_2、NO_x排放及性能测试被引量:4
- 2015年
- 在已经投运的300 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上完成了控制SO2、NOx排放及锅炉热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节能环保型CFB锅炉的设计和电厂系统设计能够满足国家新颁布的环保排放标准,同时具备高效燃烧特性。
- 包绍麟周托那永洁沈解忠毛军华唐国勇许锦徐鸣钟
- 关键词:SO2循环流化床
- 煤焦燃烧含氮硫气体生成的TG-MS定量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神木烟煤及神木半焦中氮和硫赋存形态,并在热重-质谱(TG-MS)联用分析仪上,利用等效特征谱分析(ECSA)法对煤焦燃烧过程中的气体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含氮、含硫气体在煤焦燃烧过程中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神木烟煤和神木半焦中有四种不同形态的含氮物质,分别为吡咯和吡咯酮氮、吡啶氮、季氮和氧化吡啶,不含胺类物质;神木半焦中各形态含氮物质的绝对含量都减小,而季氮和氧化吡啶相对含量增加;NO_x前驱物主要是NH_3和HCN,HCN的生成量要高于NH_3;神木烟煤和神木半焦含有三种不同价态的硫(S_1,S_2和S_3),+6价S_3最多,大部分硫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相比神木烟煤,神木半焦中S_3和S_1的绝对含量下降,而S_2绝对含量增加;检测到的SO_2前驱物有H_2S和COS,神木半焦燃烧过程中没有检测到COS和SO_2;神木烟煤燃烧过程中含氮、含硫气体生成量明显高于神木半焦,气体析出时间更早,气体析出时间段对应的温度区间更宽.
- 巩志强夏红德刘志成周托吕清刚
- 关键词:硫赋存形态
- 飞灰流化床燃烧脱碳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飞灰回燃脱碳效率较低,导致回燃后飞灰仍不能满足综合利用的要求。文中基于飞灰的冷态流化特性,在自行设计的纯然飞灰的热态试验台上进行了燃烧脱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FB飞灰能够在流化床内连续稳定燃烧,维持炉内燃烧的最小截面热负荷约为0.4MW/m2,对应的临界飞灰含碳量为18%。密相区温度和运行床压对飞灰脱碳均有一定的影响。飞灰燃烧后在底渣的增重份额很小,最大不超过15%。试验系统的最大脱碳效率约为75%,远远高于飞灰回燃的脱碳效率。
- 梅琳卢啸风王泉海潘智杨宇洪勇方纯全郭宏阳向东
- 关键词:飞灰燃烧CIRCULATINGBED
- 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和中隔墙传热特性被引量:21
- 2014年
- 采用结合颗粒动力学的双流体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计算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气固三维流场,将水冷壁、中隔墙表面气固三维流场结果与循环流化床颗粒团更新传热模型相结合,得到水冷壁、中隔墙传热系数三维分布和热流密度。结果表明,炉膛的气固流动呈双环核结构分布,在水冷壁及中隔墙表面均存在贴壁下降颗粒团;炉内受热面传热系数受其表面的气固流场参数影响大,尤其是颗粒浓度;水冷壁、中隔墙传热系数轴向分布相似,沿床高增加,颗粒团壁面覆盖率减小,对流传热系数减小,辐射传热系数增大,总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逐渐减小;炉膛四角以及水冷壁和中隔墙的夹角处存在相对较高的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
- 周星龙程乐鸣夏云飞王勤辉岑可法谢建文周棋聂立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水冷壁中隔墙传热
- 超临界环形炉膛锅炉低质量流速内螺纹管传热特性被引量:6
- 2015年
- 在压力p=24-32 MPa、质量流速G=420-800kg/(m^2·s)、外壁热流密度q=150-360kW/m^2的参数范围内,对低质量流速下水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环形炉膛锅炉水冷壁中内螺纹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运行工况下内螺纹管的壁温分布规律,分析了外壁热负荷、质量流速和压力对内螺纹管传热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可用于工程实践的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超临界压力下,内螺纹管壁温随流体焓值的增加单调增加,在拟临界点附近发生了传热强化现象,壁温曲线变平缓,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外壁热负荷的增大、质量流速的减小以及压力的增大都会使内螺纹管壁温升高,传热系数减小。
- 沈植姜勇王少飞谢贝贝沈艳荣杨冬
- 关键词:超临界内螺纹管壁温低质量流速传热特性
- 410t/h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探讨
- 根据循环流化床(简称CFB)锅炉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富氧燃烧技术特点,进行了410t/h富氧燃烧CFB锅炉的设计。研究表明锅炉整体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各部分吸热份额进行调整,本文总结的设计思路对于其它容量的富氧燃烧CFB锅炉设计...
- 包绍麟吕清刚那永洁孙运凯沈解忠毛军华苏小平景磊
- 关键词:富氧燃烧C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