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09YS187)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洪煜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近代上海小报与苏州评弹
- 2010年
- 近代上海小报和苏州评弹均为雅俗共赏的市民大众文化。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两者为了共同的利益相互依存和发展。一方面,苏州评弹促进了上海小报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小报报人利用苏州评弹这一流行于江南吴语地区的民间文化在市民中的影响大力宣传,争取生存空间。同时,对评弹艺人的追捧也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在市民文化商业化进程中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和重塑。这两种不同类别大众文化在商业发达的城市中,进行着融合和渗透。
- 洪煜
- 关键词:苏州评弹上海小报城市文化文化场域
- 1940年代后期的上海小报《罗宾汉》与苏州评弹被引量:1
- 2012年
- 苏州评弹进入上海以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发达的媒介环境下进入新的发展期。除繁荣发达的大报外,上海小报亦一枝独秀,尤以40年代后期戏剧专业小报《罗宾汉》为代表,报中大量刊登评弹消息及评弹艺人演艺生活和日常生活情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苏州评弹在都市上海的文化场景。一方面,小报文化推动了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同时,大众媒介之于苏州评弹艺人群体,亦重塑了他们的社会形象。从传播学视角看,苏州评弹在近代上海的勃兴与大众媒介的传播不无关系。
- 洪煜
- 关键词:苏州评弹大众媒介社会文化生活民国
- 从小报看近代上海的新闻舆论公共批评被引量:4
- 2010年
- 晚清以来流行于上海的小报,在近代上海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历来对其评价不高。文章认为近代上海小报在建构市民文化公共空间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它们以颇具特色的"嬉笑怒骂"的"游戏文章"方式开启了新的市民文化公共空间,发挥了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舆论公共批评功能。从表面上看,小报所刊登的多为低级趣味的世俗、消遣和娱乐文字,比如插科打诨、冷嘲热讽之类,实质上它是对晚清以来政府的一种民间化的社会批判模式。这种边缘式的批判模式一方面营造了市民大众文化的公共空间,同时也反映了市民大众文化对于政治权威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抗和消解。
- 洪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