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351064101000001)
- 作品数:56 被引量:493H指数:12
- 相关作者:党志吴平霄卢桂宁郭楚玲惠俊爱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DNA/粘土矿物界面反应特性研究
- <正>表生环境中富含酶、DNA(Deoxyribonucleic Acid)等生物活性物质及粘土矿物、氧化物、有机质等非生命物质。这些胞外DNA与土壤活性颗粒紧密相连,对核酸酶的降解有较强的抗性,可在环境中持久存在(Pa...
- 吴平霄唐旖旎
- 文献传递
- 净水厂含酚异味水应急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珠三角某水厂酚类污染造成的异味水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方案的研究,对三种不同含酚浓度的异味水分别进行小试和中试。研究发现,预处理时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效果显著,但成本较高,如同时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则对处理效果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可以相当于甚至优于增加10mg/L活性炭带来的效果。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应急处理的药剂投加方案。
- 陆隽陈兵刘伟覃雪波
- 关键词:苯酚粉末活性炭高锰酸钾
- 镉胁迫对超甜玉米CT38叶片DNA交联的影响
- 2014年
- 研究了外源镉胁迫对盆栽玉米叶片DNA交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超甜玉米CT38叶片DNA的提取量下降,镉处理10 d后,DNA的提取量在镉处理浓度为1、100 mg/kg下与同期CK相比分别下降了8%、52%;镉胁迫降低了玉米叶片中DNA的提取量,且胁迫时间越长对植物DNA的损伤越严重;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玉米叶片DNA增色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镉胁迫下玉米叶片DNA电泳条带明显向低分子量漂移,处理30、60 d时,在镉浓度5~100 mg/kg范围内,小分子DNA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惠俊爱
- 关键词:镉玉米
- 硫化物矿山尾矿生物氧化作用的抑制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硫化物矿山尾矿的风化、氧化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研究表明,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代表的嗜酸氧化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从广东韶关大宝山尾矿分离得到的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作为实验菌株,添加不同剂量的杀菌剂,分析了杀菌剂对溶液pH、Eh值的影响,及杀菌剂的Fe2+氧化抑制率和最佳使用浓度。结果显示:实验用杀菌剂SDS和CTAB能有效地抑制金属硫化物尾矿的生物氧化和酸化:ρ(SDS)为30 mg/L时Fe2+的氧化抑制率达到82.83%;ρ(CTAB)为5 mg/L时Fe2+的氧化抑制率达到80.84%,添加了杀菌剂的溶液pH、Eh基本保持初始值不变,表明杀菌剂的使用可以控制金属硫化物尾矿的酸化污染。
- 张哲党志舒小华
- 关键词:生物氧化杀菌剂氧化亚铁硫杆菌
- 不同载体固定高效降解菌去除水体中石油的研究
- 本研究采用表面吸附的方法将石油降解菌GS3C进行固定化,三种固定化载体稻草秸秆、玉米秸秆及蒙脱石与未固定化菌对原油去除效果分别为86.20%、50.03%、51.76%,均高于单纯投加菌液的原油去除率35.52%,确定固...
- 何丽媛郭楚玲党志
- 关键词:微生物固定化原油生物降解GC-MS
- 文献传递
- 玉米和黄豆对酸性土壤中石油的去除效果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室外盆栽试验,比较了玉米(Zea mays)和黄豆(Glycine max)2种植物对酸性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土壤中石油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去除效果。玉米和黄豆对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可达38.41%~64.30%和34.24%~63.96%,而自然条件下石油去除率仅为23.77%~58.43%。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当w(石油)为0~17 295 mg.kg-1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大致随着w(石油)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植物根系能够选择性地促进根际微生物的增殖,且玉米根系的作用比黄豆明显。
- 刘健李妍丽柯林
- 关键词:石油污染植物修复酸性土壤PCR-DGGE根际微生物
- 泰乐菌素在华南地区农业土壤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被引量:14
- 2010年
- 为了研究抗生素在华南地区农业环境中的行为特征,采用批平衡试验研究了泰乐菌素在华南地区典型农业土壤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泰乐菌素的吸附与土壤的pH呈负相关,与w(OC)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泰乐菌素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可能主要由颗粒间扩散过程控制;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研究显示,泰乐菌素易在南亚热带农业土壤中残留,应当重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
- 张倩杨琛党志欧阳自远
- 关键词:抗生素泰乐菌素土壤吸附动力学热力学
- 玉米修复芘污染土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采用60d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CT38(ZEAMAYSL.)对多环芳烃芘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无论种植玉米土P系列、无植物对照土M系列(无植物且添加叠氮化钠的灭菌土)和对照土W系列(无植物未灭菌土)中芘的可提取浓度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种植玉米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芘浓度的下降.在芘处理浓度为10—100mg.kg-1的污染土壤中,种植玉米CT38的土壤中芘的去除率达81.9%—89.3%,分别比无植物对照土M系列和对照W系列中芘的去除率高67.5%—70.9%和26.2%—47.0%.玉米也可积累少量芘,但积累量所占芘去除量的比例不足0.3%,植物吸收不是芘去除的主要机理.种植玉米增强了土壤中脱氢酶和脲酶等酶活性,从而促进了植物-根圈微生物体系对芘的生物降解.
- 张慧党志易筱筠杨琛
- 关键词:植物修复酶活性
- 两株稠油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从广州石化厂曝气池周围的油泥中筛选驯化出2株可以降解稠油的菌株GS02和GS07,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这两株菌均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通过摇瓶振荡实验,对GS02和GS07在以稠油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情况、降解率及环境条件对降解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S02和GS07对1 g/L的稠油5 d的降解率为45.3%和46.1%。另外,这2株菌对稠油的降解率随初始稠油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佳降解温度为28℃和30℃,最佳pH值为7.2和7.5,最适盐浓度为4~6 g/L和4 g/L。将残余稠油萃取后用GC-MS分析,发现GS02和GS07对烷烃及生标化合物植烷和姥鲛烷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 贾群超郭楚玲卢桂宁易筱筠杨琛党志
- 关键词:稠油不动杆菌生物降解
- 阴离子粘土(LDH)对DNA吸附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以4种阴离子粘土做吸附剂,研究了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行为.同时,采用XRD、FTIR、UV-vis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前后的材料进行研究.吸附结果显示,二元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量高于三元阴离子粘土;3:1型阴离子粘土对DNA吸附力强于2:1型阴离子粘土.4种材料对DNA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Freundlich两种吸附等温模型,且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度更高,说明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为单层吸附.XRD结果显示,吸附前后阴离子粘土基本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晶形完好,层间距未有明显变化,表明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仅发生在表面,DNA并未进入阴离子粘土层间结构中.UV-vis及电泳结果显示,吸附前后DNA的构型并未发生改变,阴离子粘土的吸附并未对DNA产生较大的影响.
- 李斌吴平霄
- 关键词:阴离子粘土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