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5004-002)
-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曼张鑫高月求周振华孙学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肾健脾方对恩替卡韦经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数量、表型及功能特征的影响,探讨补肾健脾方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且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恩替卡韦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联合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BeAg水平,外周血NKT细胞数量、表型及功能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BeA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01),且治疗组的HBe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BeAg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NK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12个月后,两组的NK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P<0.001),且治疗组的NK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NKG2A+NKT、PD-1^+NK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的PD-1^+NK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IFN-γ^+NK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IFN-γ^+NK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可能通过调节CHB患者外周血NKT细胞数量、功能及表型发挥免疫调节及抗HBV作用。
- 乐凡张鑫朱晓骏张景豪李曼周振华高亚婷孙学华高月求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自然杀伤T细胞补肾健脾方
-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证候与肝组织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收集的82例轻度CHB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肝组织病理活检,分析中医证候与肝组织病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过聚类分析,82例轻度CHB中医证候可归为4型: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以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为主,所占比例为74.39%;肝组织学炎症以G2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1、S2为主,经χ2检验,P<0.05。结论:轻度CHB的4类中医证型符合CHB中医证候临床特点。肝组织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且CHB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相关性。
- 郭明星李晓东盛国光于慧杰
- 关键词:中医证候病理学
-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L-15和外周血iNKT细胞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血清IL-15和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 NKT)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54例慢性HBV感染者和15名健康者外周血,分离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i NKT细胞占T细胞的比例,PMA、BFA和ionomycin处理PBMC后,流式细胞术检测i NKT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并利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免疫清除期患者血清中IL-15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耐受期患者高于正常对照者,低于免疫清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清除期和免疫耐受期患者血清ALT水平和HBV DNA载量与IL-15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免疫清除期患者外周血i NK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免疫耐受期患者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耐受期和清除期患者外周血i NK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的细胞比例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患者i NKT细胞分泌IFN-γ水平与IL-15水平呈正相关;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患者i NKT细胞分泌TNF-α水平与IL-15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IL-15水平升高,且外周血i NKT细胞数量减少,且不同感染状态患者血清IL-15水平和外周血i NKT细胞数量呈动态变化。
- 张鑫黄凌鹰周振华李曼高亚婷孙学华金树根高月求
- 关键词:IL-15慢性HBV感染INKT细胞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特征和临床客观生化指标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客观生化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2015年进行肝脏组织活检的468例CHB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客观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的结果,分析各种临床客观生化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炎症活动度以G2期(70.1%)为主,G4期(1.9%)和G0期(0.0%)最少;纤维化分期以S2期(40.6%)为主,S0期(9.0%)和S4期(4.3%)最少。不同年龄段患者与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不同lg HBV-DNA与炎症活动度无相关关系(P>0.05),与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HBs Ag水平和不同HBe Ag水平与病理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不同炎症活动度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间和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的AST和GG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的临床客观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的临床客观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脏的功能和患者的病情,有助于了解不能行肝组织活检患者的病情和抗病毒治疗的选择。
- 江云高月求李曼张鑫周振华
- 关键词:乙型肝炎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
- 重组HBcAg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增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IL-15的分泌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rhHBcAg)诱导髓源性树突状细胞(mDC)分泌白细胞介素15(IL-15)的机制。方法采用人单核细胞磁珠负分选试剂盒分选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分化为mDC,10μg/m L rhHBcAg刺激mDC 1~6 d;分别用25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1μmol/L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100 nmol/L c-Jun N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和150 nmol/L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预处理1 h,再给予10μg/m L rhHBcAg刺激48 h。之后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实时定量PCR检测IL-15 mRNA水平,ELISA检测IL-15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分子磷酸化水平。结果与rhHBcAg未刺激组比较,rhHBcAg刺激组IL-15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rhHBcAg刺激组比较,p38抑制剂预处理组IL-15水平明显降低,但PI3K/Akt、JNK和ERK抑制剂预处理组IL-15水平未见显著性改变。结论 rhHBcAg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上调外周血mDC IL-15的分泌。
- 张鑫周振华李曼高亚婷孙学华高月求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
- 灵猫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灵猫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数量、功能的影响,探讨灵猫方治疗CHB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纳入54例符合标准的CHB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27例和联合组27例,同时纳入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替比夫定治疗,联合组加服灵猫方,疗程为24周。治疗3个月、6个月时,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DNA定量、HbeAg、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细胞表面和胞内Toll样受体(TLRs)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ALT、AS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联合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单用组(P<0.01)。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3个月时,联合组患者的ALT、AST水平低于单用组(P<0.05),ALT、AST复常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BVDNA、HBeA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NK细胞胞内TLR3、TLR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K细胞数量及胞内、胞外TLR3、TLR9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NK细胞数量及其胞内TLR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结论:灵猫方联合替比夫定可显著改善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肝功能,灵猫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的NK细胞数量及其胞内外TLR3的表达水平,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 江云高月求李曼张鑫周振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NK细胞
- FibroScan在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在诊断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行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418例,分为无肝细胞脂肪变性组(207例)和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211例),2组同期行FibroScan等检测,将FibroScan测定值与Ishak评分进行比对,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Nemeny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使用逐步回归的统计学方法从可能影响FibroScan检测结果的多种因素中筛选出有实际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2组内相同肝脏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肝硬度值(Stiffness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Stiffness值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无肝细胞脂肪变性组,rs=0.650 35,P<0.000 1;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组,rs=0.637 93,P<0.000 1。逐步回归统计分析显示,无脂肪变性CHB组,AST、ALT、Alb、TBil、血小板(PLT)对Stiffness值有影响;合并脂肪变性CHB组,影响Stiffness值的因素有PLT、AST、年龄、Alb、体重指数。结论 FibroScan在评估CHB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刘柯慧谢敬东阮隽余敏杰林兰意安宝燕周惠娟谢青王晖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弹性成像技术
- 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理论探讨被引量:10
- 2018年
- 文章系统的总结了补肾健脾法治疗慢乙肝的理论依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伤的一种传染病。该文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理论及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出发,阐明慢乙肝发生的病因病机、病位及其临床表现与治疗,认识到慢乙肝主要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而致,病机为正虚邪恋,病位在肝脾肾三脏。以此来探索补肾健脾法治疗慢乙肝的理论渊源及科学证据,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发挥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的独到优势。
- 朱明清江云孙学华周振华张鑫李曼高月求
- 关键词:补肾健脾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基于“肝藏魂”理论观察疏肝活血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失眠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00例具有失眠症状的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活血方治疗,疗程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TBIL、HBV D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但两组患者的ALT、TBIL、HBV DNA水平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藏魂"理论的疏肝活血方可改善CHB伴失眠患者的失眠状态和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张鑫黄凌鹰周振华李曼高亚婷孙学华高月求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失眠疏肝活血方肝功能
- 消胀方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消胀方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CCl4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消胀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CCl4诱导大鼠成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开始时分别给予秋水仙碱1 mg·kg-1,消胀方200,400,800 mg·kg-1ig 7周。观察大鼠体重和肝脾指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和天狼猩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胶原沉积情况;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下降(P<0.05),大鼠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明显增高(P<0.01),大鼠血清ALT,AST,HA,LN,P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1),大鼠肝组织Hyp,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和消胀方组ALT,AST,HA,LN,PCⅢ均明显下降(P<0.01,P<0.05),Hyp,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5),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P<0.05);肝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肝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秋水仙碱和消胀方组肝组织假小叶数目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窦周围胶原沉积明显;秋水仙碱和消胀方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结论:消胀方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炎症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 孙学华张鑫周振华李曼金树根何林蔓高亚婷高月求
- 关键词:肝纤维化四氯化碳消胀方羟脯氨酸脂质过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