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05EC000304)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袁继超柯永培石海春谢力喻晓坪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密肥
  • 1篇氮量
  • 1篇玉米杂交
  • 1篇玉米杂交种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种植密度
  • 1篇自交
  • 1篇自交系
  • 1篇紧凑型玉米

机构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石海春
  • 3篇柯永培
  • 3篇袁继超
  • 2篇喻晓坪
  • 2篇谢力
  • 1篇杨世民
  • 1篇杨永
  • 1篇李静威
  • 1篇结子汪桂
  • 1篇雍远成
  • 1篇周虹
  • 1篇罗付香
  • 1篇汤昭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几个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耐低磷能力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水培法对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进行了耐低磷能力指标鉴定,提出了利用耐低磷综合指数评价不同材料耐低磷能力的方法。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对玉米幼苗形态表现、干物质积累、磷积累量及磷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指标对不同玉米基因型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综合指数分析结果,自交系698-3H和杂交种正红6号的综合耐低磷能力较强,分别属于磷高效利用型和高效吸收型;自交系K335和杂交种正红115的综合耐低磷能力较弱。
杨永石海春柯永培李静威袁继超结子汪桂汤昭
关键词:玉米
紧凑型玉米正红6号群体结构与密肥优化方案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两因素五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紧凑型玉米正红6号的产量及其群体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优化栽培技术模型。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成熟期LAI和干物重、吐丝至成熟期的NAR、CGR及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正相关,与吐丝期LAI和干物重呈二次凸函数关系;正红6号产量≥7500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61845-73155株/hm^2,施氮量180.1~419.9kg/hm^2,高产群体结构指标为吐丝期LA14.67~5.27,成熟期LAI1.46~1.87,吐丝后LAD138×10^4-149×10^4m^2·d,吐丝后NAR6.88~8.50g·m^-2·d^-1,吐丝后CGR21.92-25.13g·m^-2·d^-1,吐丝期干物重13954.72~15167.22kg/hm^2,成熟期干物重24503.4~24925.59kg/hm^2。
杨世民喻晓坪柯永培石海春袁继超谢力周虹
关键词:玉米
玉米杂交种正红2号群体结构与密肥优化方案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两因素五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新杂交种正红2号的产量及其群体结构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栽培模型。结果表明,正红2号产量在7500kg/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种植密度为58542.2~75474.3株/hm2,施氮量为188.50~336.50kg/hm2。
喻晓坪柯永培石海春袁继超罗付香雍远成谢力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施氮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