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KZCX3-SW-NA3-03)

作品数:5 被引量:173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柏王宗明宋开山刘殿伟国志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市规划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遥感
  • 2篇水分
  • 2篇松嫩平原
  • 2篇土壤
  • 1篇典型土壤
  • 1篇遥感和GIS
  • 1篇遥感研究
  • 1篇有机质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价值
  • 1篇生态价值损失
  • 1篇生态系统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
  • 1篇区域生态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天津市规划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宋开山
  • 4篇王宗明
  • 4篇张柏
  • 3篇刘殿伟
  • 2篇刘焕军
  • 2篇杨飞
  • 2篇国志兴
  • 1篇张树清
  • 1篇李方
  • 1篇罗玲
  • 1篇李维东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黑土土壤水分光谱响应特征与模型被引量:24
2008年
为揭示土壤水分对土壤反射率的影响机理,并为其他土壤参数遥感监测提供理论支持,以吉林省德惠市黑土野外、室内高光谱反射率为研究对象,运用光谱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水分光谱特征,建立土壤水分光谱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土壤光谱反射率在400~2500nm范围内主要有5个吸收谷,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光谱吸收谷的面积增大;而秸秆光谱反射率在土壤前2个吸收谷附近没有明显的吸收特征;未翻耕土壤由于秸秆残茬的影响,第二吸收谷左右两部分面积比例增大,这一特征可用于判别土壤是否翻种;土壤表层0~5cm含水量与反射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强于5~10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之间是指数或线性关系;土壤含水量高光谱模型稳定性较好、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土壤含水量的速测.
刘焕军张柏宋开山王宗明李维东杨飞
关键词:土壤水分光谱遥感黑土
松嫩平原典型土壤高光谱定量遥感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为实现松嫩平原典型土壤理化参数时空信息的快速获取,为定量遥感、精准农业等相关研究服务,以松嫩平原典型土壤的高光谱反射率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反射光谱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参数的关系,建立基于反射光谱指数的土壤理化参数遥感估算模型;提取黑土光谱特征点,建立黑土反射光谱曲线模拟函数。结果表明:松嫩平原不同土壤光谱特征差异主要在450—600,600—800 nm两个吸收谷部分,土壤有机质是黑土反射光谱特征的决定因素;不同于南方土壤,铁对松嫩平原典型土壤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较小;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分对土壤光谱反射率的作用过程可以用三次方程定量描述;基于土壤反射率及反射光谱特征的土壤理化参数光谱预测模型可以用于土壤相关理化参数的快速测定;基于光谱特征点的黑土反射光谱曲线模拟函数可以准确描述黑土的反射光谱特征,这一方法可以用于高光谱数据压缩和基于多光谱数据的高光谱反射率重建。
刘焕军张柏刘殿伟王宗明宋开山杨飞
关键词:土壤反射率有机质水分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4
2008年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在获取松嫩平原三期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成因及其所引起的生态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松嫩平原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耕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增加。该地区总生态价值从1986年的34 926.10×106美元减少到2000年的31 744.54×106美元,减少率为9.11%,净损失值为3 181.56×106美元。1995-2000年的5年时间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对生态价值变化的空间区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部分生态价值损失不大,而吉林省部分,特别是吉林西部环境脆弱带生态价值损失较多。
王宗明张柏宋开山刘殿伟张树清李方国志兴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价值损失遥感和GIS松嫩平原
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0
2009年
结合1982—2003年GIMMS-NDVI数据集和GIS技术,应用基于像元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1982—2003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植被NDVI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的像元占12.84%,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南部、三江平原中部和西辽河平原,植被类型为农田、阔叶林、草原。植被NDVI与年平均气温几乎不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植被NDVI与年降水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的像元比例为4.55%,主要植被类型为草原和农田;植被NDVI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的像元比例为7.52%,主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和阔叶林。2)东北地区植被与生长季气温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的比例分别为3.96%和4.35%;植被与生长季降水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的比例分别为8.81%和8.54%。3)东北地区58.21%的植被像元与春季气温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中部、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完达山-张广才岭等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阔叶林、农田、针叶林和草甸;植被NDVI与春季气温几乎不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植被NDVI与春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的比例分别为4.81%和1.67%。4)东北地区植被NDVI与夏季气温和降水呈显著相关的比例明显少于春季,与夏季气温正相关的比例为7.61%,与夏季降水显著负相关的比例为6.29%。秋季气温和降水对东北地区植被NDVI影响较小,其中植被NDVI与秋季气温显著正相关的像元占植被像元总数的6.05%,几乎不存在与秋季气温显著负相关的植被像元;植被NDVI与秋季降水显著负相关的比例为5.43%,几乎不存在与秋季降水显著正相关的植被像元。
王宗明国志兴宋开山罗玲张柏刘殿伟黄妮任春颖
关键词:NDVI气温降水
吉林省西部草地NPP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3
2009年
利用2000—2006年MOD17A3数据集的年均NPP数据,通过GIS技术定量分析了吉林省西部草地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过去7年吉林省西部草地NPP平均值为232.14gC.m-2.a-1,NPP在200~300gC.m-2.a-1的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9.47%;77.60%的草地NPP呈增加趋势,NPP增加极显著的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5.00%;水分条件是吉林省西部草地生长的主要控制因素;居民地对吉林省西部草地NPP的影响远大于道路,尤其在2km以内。
罗玲王宗明宋开山张柏刘殿伟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NPPMODI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