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5064)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吴军张培志马中华雷美康张雪聪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三唑酮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杀菌剂
  • 1篇铜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法
  • 1篇气相色谱法测...
  • 1篇相色谱
  • 1篇氯化
  • 1篇氯化铜
  • 1篇可湿性粉剂
  • 1篇活性
  • 1篇粉剂
  • 1篇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作者

  • 2篇张培志
  • 2篇吴军
  • 1篇雷美康
  • 1篇马中华
  • 1篇张雪聪

传媒

  • 1篇农药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法测定25%三唑酮·铜可湿性粉剂
2007年
提出测定杀菌剂三唑酮.铜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SE-54(0.53 mm×15 m)色谱柱,以癸二酸二丁酯为内标物,在190℃柱温下测定了三唑酮.铜可湿性粉剂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30%,平均回收率为99.3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
钱晓晓廖永张培志张雪聪吴军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杀菌剂可湿性粉剂
水-甲苯体系中三唑酮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被引量:3
2008年
在水-甲苯体系中,合成了三唑酮与氯化铜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同时还测定了配合物和配体三唑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对丝核菌的活性优于三唑酮。
雷美康张培志马中华吴军
关键词:三唑酮配合物氯化铜抑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