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1153)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开宇李艳吕美玉魏来艾邓均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4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离子
  • 2篇正极
  • 2篇正极材料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电池
  • 2篇复合材料
  • 2篇P123
  • 2篇催化
  • 2篇复合材
  • 1篇电池负极
  • 1篇电池正极
  • 1篇电池正极材料
  • 1篇电极
  • 1篇电解
  • 1篇电解水
  • 1篇电容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刘开宇
  • 4篇吕美玉
  • 4篇李艳
  • 3篇魏来
  • 2篇元志红
  • 2篇马珺
  • 2篇刘洪涛
  • 2篇艾邓均
  • 2篇苏耿
  • 1篇杨亚辉
  • 1篇邹敏敏
  • 1篇李傲生
  • 1篇陈星
  • 1篇张青青
  • 1篇黄燕平
  • 1篇江峰
  • 1篇王雅静
  • 1篇楚哲
  • 1篇陈佳志
  • 1篇张健

传媒

  • 3篇Transa...
  • 2篇分析化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电池
  • 1篇电池工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极材料LiMnPO_4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2012年
简述了LiMnPO4的结构和充放电机理;总结并比较了LiMnPO4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固相合成、液相合成法及一些新型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LiMnPO4碳包覆及金属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此材料研究应用的发展趋势。
元志红刘开宇马珺
关键词:橄榄石结构LIMNPO4改性
裂开球形氧化镍氧化铜复合氧化物的简单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英文)
2014年
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及高温热解法制备了裂开球形氧化镍氧化铜复合物.采用了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采用恒流充放电法研究了制备的NiO-CuO复合物在6 mol·L-1KOH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裂开球形复合氧化物由氧化镍、氧化铜组成.该材料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所得复合氧化物单电级比电容为735 F·g-1,并且在58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远远高于氧化镍(351 F·g-1)和氧化铜(262 F·g-1)的比容量.
钟剑剑刘开宇苏耿吕美玉李艳魏来
关键词:比电容
复合球形LiFePO_4/C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以P123(EO20PO70EO20)为模板剂,水热合成LiFePO4/C材料。用XRD、SEM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分析,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样品为纯相LiFePO4,拥有复合球形结构。在2.7~4.2 V充放电,0.1 C和10.0 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9 mAh/g和93 mAh/g;依次以0.1 C、0.5 C、1.0 C、2.0 C、10.0 C及0.1 C的电流分别循环20次,在12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没有明显的衰减。
陈星刘开宇李艳吕美玉
关键词:P123电化学性能
AlF_3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6)Co_(0.08))O_2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2(Mn0.54Ni0.16Co0.08)O2,并用Al F3对这种材料进行表面包覆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合成的Li1.2(Mn0.54Ni0.16Co0.08)O2具有典型的层状α-Na Fe O2结构,AlF3均匀包覆在Li1.2(Mn0.54Ni0.16Co0.08)O2材料表面,包覆层厚度为5~7 nm。电化学测试表明,包覆Al F3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在1C倍率下,包覆的AlF3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208.2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2.4%,而未包覆AlF3的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91.7 m A·h/g和51.6%。
李艳刘开宇吕美玉魏来钟剑剑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容量保持率
AB_5型贮氢合金电极添加Co_3O_4的电化学性能(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将不同含量的Co3O4(2%,4%,6%,8%,质量分数)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储氢合金中,采用机械混合法进行改性处理。对添加Co3O4的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极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电容量有了较大增加,添加2%、4%、6%、8%Co3O4的电极放电容量比空白电极容量分别增加0.83%,4.86%,7.18%和9.21%。线性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添加Co3O4降低了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循环伏安、扫描电镜和EDS测试表明,添加的Co3O4可部分溶解,发生Co-Co(OH)2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善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张青青苏耿李傲生刘开宇
关键词:CO3O4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
模板法制备纳米MnO_2/CNT复合材料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4
2011年
以P123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软模板法合成MnO2/CN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和差热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为弱结晶的α-MnO2,直径约10nm,长30?50nm,它们附着在碳纳米管壁上。样品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组成Li-MnO2进行电池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测试(EIS),与纯二氧化锰相比,MnO2/CNT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初始容量275.3mA·h/g和更好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邹敏敏艾邓均刘开宇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软模板锂二次电池
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活化电极催化制氢性能研究
2016年
分别采用玻碳(GC)、铂(Pt)和金(Au)电极研究了在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HMIm]HSO_4中电解水制氢的催化活性,活性大小为Pt>Au>>GC。水中离子液体的含量对析氢电流影响很大,当[HMIm]HSO_4含量为30%(V/V)时,Pt电极催化电解水产氢的阈值电位高达-0.3 V(Ag丝为准参比电极,Ag QRE),在-0.5 V(Ag QRE)处电流密度高达110.52 m A/cm2,为相同条件下Au电极的15倍,GC电极的650倍。计算结果表明,Pt电极在该电解液中的反应活化能为5.68 kJ/mol。电极的高催化活性与[HMIm]HSO_4电离产生的质子有关,使水以H3O+的形式捕集电子,效率更高。
陈佳志孟玲祎王雅静孟晋磊江峰楚哲刘洪涛
关键词:电解水制氢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活性活化能
P123辅助合成的Li_3V_2(PO_4)_3/C的电化学性能
2012年
以CH3COOLi、V2O5、H3PO4、草酸以及表面活性剂P123(EO20PO70EO20)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合成了亚微米级的Li3V2(PO4)3/C,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研究了煅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用P123辅助合成的Li3V2(PO4)3/C粒径减小,电化学性能提高。在850℃下煅烧合成的Li3V2(PO4)3/C,晶体生长完善,可逆性最好,电荷转移阻抗最小。在3.0—4.3V循环,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8.7mAh/g,5.0C放电比容量为104.3mAh/g,容量保持率为81%。
马珺元志红艾邓均刘开宇
关键词:P123电化学性能
银耳状Fe-N-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以无机铁盐和邻苯二胺为基础原料,经铁(Ⅲ)基螯合前驱体热解反应,制备出Fe-N-C复合催化剂。经扫描电镜观察,带有折褶的碳微纳米片相互交迭,形成银耳状的三维自支撑结构。氮气吸脱附测试表明此结构富含微孔和介孔,比表面积可达290 m^2/g。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证石墨化C和多晶Fe_3C作为催化剂主相存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一步揭示N原子主要以石墨N和吡啶N形式掺杂到C骨架中。电化学测试表明银耳状Fe-N-C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催化氧还原反应为四电子过程,其催化活性可媲美商业Pt/C催化剂。经过2000次氧还原测试后,催化极限电流衰减小于5%,并且半波电势仅负移5 mV(商业Pt/C催化剂负移35 mV),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催化稳定性。
黄燕平苑红艳张健杨亚辉刘洪涛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多孔结构
锂离子电池负极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鳞片石墨、纳米硅及水合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液相固化及高温热解法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及电化学测试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由纳米硅颗粒、鳞片石墨及热解无定形碳组成,在无定形碳的包覆网络中,纳米硅颗粒分布在石墨片层上.该材料首次充电容量为733.6 mAh·g-1,首次库伦效率为69.98%,经2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80.01%,而纯纳米硅电极的容量保持率只有15.21%.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该复合材料也展现了良好的电极循环性能,电化学性能的改善被认为是该材料的特殊结构以及碳包覆的结果.
魏来刘开宇李艳吕美玉钟剑剑
关键词:负极锂离子电池碳包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