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62)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黄菲邢德和彭艳东张志斌张志彬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中印度洋脊Edmond热液区黄铁矿-白铁矿的共生演化及指示性
- <正>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海底'黑烟囱'的形成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1-2]。现代洋脊区是目前世界海底热水活动和金属硫化物矿床形成最多和最重要的环境[3]。印度洋洋脊区与太平洋,大西洋洋脊区相比,所发现的海底热液活...
- 高尚黄菲周怀阳付长建简徐军柳金旺
- 文献传递
- 北大西洋脊Logatchev热液区纳-微米金属硫化物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正>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在超基性背景下,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热液系统。以超基性岩为主的热液系统大部分沿慢速扩张的洋中脊展布,北大西洋脊Logatchev热液区是...
- 刘子一黄菲高尚周怀阳黄思访安佰高夏志强
- 文献传递
- 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矿物微观结构和微量元素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大火成岩省中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层状侵入体,是研究岩浆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同时,赋存着大规模钒钛磁铁矿的层状侵入体,也是揭示岩浆分异过程中Fe-Ti-V元素富集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在兰家火山...
- 高文元
-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层状侵入体
- 文献传递
- 尾矿重构陶瓷基-铁氧体膜复合吸波材料的矿物学机制
- 尾矿是矿山采选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矿山开采年度不断延长,开采量不断增加,其堆存量越来越大,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由于尾矿组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尾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很大。尾矿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是世界性的难题,受到广泛关...
- 黄菲张志彬黎永丽常卓雅闻欣宇平雅诗
- 关键词:复合吸波材料
- 文献传递
- 氮掺杂含钛高炉渣的矿物特征及降解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实现含钛高炉渣的资源化利用,利用其含有的Ti O2可制备光催化降解药剂的特点,以攀钢含钛高炉废渣为原料掺杂硝酸铵,采用高能球磨法,在300℃煅烧2 h,制得氮掺杂含钛高炉渣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对N-TBFSx-300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影响N-TBFS5.0-300降解吸附Cr(Ⅵ)的因素。结果表明,光催化剂N-TBFS5.0-300用量、溶液Cr(Ⅵ)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等4因素中,pH值对N-TBFS5.0-300催化降解吸附Cr(Ⅵ)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时间,然后是光催化剂用量和溶液Cr(Ⅵ)初始浓度;光催化剂N-TBFS5.0-300在室温和照明下对水中Cr(Ⅵ)光催化吸附的最佳pH=1.5,反应时间为3 h,对重铬酸钾溶液浓度为20 mg/L的模拟废水的降解吸附率达97.80%,饱和降解吸附容量约为0.01 g/g。
- 周秀艳刘畅刘畅薛向欣
- 北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草莓状黄铁矿形态特征及其结构演化
- <正>摘纳-微米尺度下,黄铁矿在多种环境中常发生聚集生长,这些聚合体的形貌、粒度和排列关系各不相同,显微或超显微结构形式极具多样性(Barrieet al.,2009;Gao et al.,2017;Huang et a...
- 刘开君黄菲高尚闫莹灿张志彬任亚群安伯高
- 文献传递
-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纳-微米尖晶石的出溶序次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3
- 2018年
- 钛磁铁矿内部尖晶石出溶体的成分组成和形成机制对估算磁铁矿固溶体的成分以计算铁钛氧化物的氧逸度-温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尖晶石的成因及形成机制,运用岩相观察和各种微区原位观测手段,系统研究了各类尖晶石的矿物学特征.尖晶石的粒度在纳微米之间,有3种类型:第1种为钛磁铁矿晶界处不规则的大颗粒尖晶石,Mg#为60~70;第2种为钛磁铁矿颗粒内部的粒状尖晶石,Mg#为71~77;第3种为沿钛磁铁矿(100)方向定向分布的尖晶石片晶,Mg#为75~77.3类尖晶石分别与磁铁矿主晶具有相同的取向关系:{111}Mag//{111}Spl,{110}Mag//{110}Spl和{100}Mag//{100}Spl.3类尖晶石均是磁铁矿主晶的出溶体,钛磁铁矿晶界处及其内部的粒状尖晶石的形成与某些晶体缺陷关系密切,是在降温过程中较早出溶的产物,尖晶石片晶在两者之后以旋节分解出溶形成.
- 张志彬黄菲刘开君彭艳东任亚群
- 热硫化掺Co和Ni纳米黄铁矿晶体的结构及其吸光性能
- <正>过渡金属族硫化物黄铁矿(Fe S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自从Ferrer等工作者发现Fe S2具有优异的光吸收特性、合适的禁带宽度和较好的环境相容性,Fe S2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广泛...
- 杨多黄菲孙红娟姚健鹏闻昕宇宁俊
- 文献传递
- 热硫化纳米黄铁矿的晶体结构特征及其热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热硫化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了黄铁矿样品,用FESEM、XRD等测试手段对黄铁矿样品的晶体形貌、成分、物相结构和颗粒尺寸进行了观察与表征。测定了样品的热电系数,并讨论了黄铁矿的颗粒尺寸、S/Fe比值和各晶面衍射强度对热电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电系数随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减小。S/Fe比值对热电系数影响较为复杂。在320~360℃时,热电系数随S/Fe比值的增大而增大;在360~380℃时,热电系数随S/Fe比值的减小而减小;在380~420℃时,热电系数随S/Fe比值的增大反而呈降低趋势。不同衍射晶面对热电系数影响程度不同,低指数衍射晶面对热电系数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高指数衍射晶面。
- 杨多黄菲姚健鹏李海东赵鹏飞孟林
- 关键词:黄铁矿热电系数
- 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矿物微量元素和纳米结构对多阶段成岩成矿的指示
-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部的二叠纪镁铁–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中赋存了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是研究岩浆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也是揭示岩浆分异过程中Fe–Ti–V元素富集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该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钒钛磁铁矿资源最富集的地区...
- 高文元黄菲Cristiana L.CiobanuNigel J.Cook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