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3E030009)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丽汤龙程高晓宇万艳君刘艳林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导电粒子/聚硅氧烷悬浮体系的流变特性与粒子相结构演变行为被引量:7
- 2018年
- 采用导电-流变行为同步监测的方法,对比研究炭黑(CB)、石墨烯(r GO)填充聚硅氧烷(PDMS)悬浮体系粒子相结构对应变剪切作用的响应规律。r GO/PDMS、CB/PDMS体系的模量与电性能随粒子含量增加呈现典型的逾渗行为;r GO质量分数约为1.5%时,导电网络结构基本形成,所需用量远低于CB填充体系(质量分数3.5%)。导电-流变同步监测结果表明,r GO粒子网络结构对振荡剪切作用非常敏感,γ〉0.3%时,导电通路即开始发生破坏,且这种被破坏的r GO导电网络结构在随后的递减应变扫描和100℃-5000s热处理过程中很难回复。而受振荡剪切破坏的CB网络结构可瞬间回复。
- 刘艳林何吉宇杨荣杰
- 关键词:石墨烯
- 气相纳米碳纤维填充硅橡胶的流变行为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常规双辊共混工艺制备了气相纳米碳纤维(VGCF)填充硅橡胶复合材料,考察了VGCF含量对其导电、力学、线性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工业化工艺可实现VGCF在硅橡胶中的良好分散.VGCF的添加显著改善硅橡胶的导电和力学性能,改性效果可与碳管相媲美.低VGCF添加量(φ=2.5 vol%)即可使电阻率降低到105Ω· cm级别;添加3.5 vol% VGCF可使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300%和103%.在低频区,高含量填充体系(φ≥3 vol%)呈现典型的第二平台现象与弹性为主的流变行为,这与体系内部完善的VGCF网络结构形成密切相关.在高频区,复合体系的粘度与纯基体类似,VGCF的加入不影响硅橡胶的加工性能.
- 胡丽丽强飞汤龙程吴连斌裴勇兵蒋剑雄赵丽
-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二维片层状结构,是一种新型碳类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材料,近年来广泛用于改性各种聚合物。本文回顾了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现状;综述了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电学和热学等性能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石墨烯改性聚合物常见的3种制备方法(溶液共混、熔融共混和原位聚合)及其对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的影响,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与作用机理,石墨烯微观结构等因素对材料热学性能以及导电阈值的影响等;讨论了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潜在应用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展望了其低成本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 汤龙程万艳君高晓宇赵丽
-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