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845)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6
相关作者:韩梅温进坤郑斌刘彬田文嘉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河北经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基因
  • 2篇骨折
  • 2篇股骨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蛋白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性别
  • 1篇旋覆花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血管炎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

  • 6篇韩梅
  • 5篇温进坤
  • 3篇郑斌
  • 2篇李晗
  • 2篇张亚奎
  • 2篇张星火
  • 2篇田文嘉
  • 2篇郭涛
  • 2篇刘彬
  • 1篇赵京山
  • 1篇曾纪洲
  • 1篇张佳
  • 1篇刘月平
  • 1篇李睿
  • 1篇孟芳
  • 1篇张红兵
  • 1篇尉坤
  • 1篇陈百成
  • 1篇史建红
  • 1篇张嫡群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骨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评价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急诊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急诊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不但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而且术后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恢复。
郭涛张亚奎张星火岳颖曾纪州
关键词:手术时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
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以30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多态性,以311例同期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MM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的差异,并结合冠脉造影情况,探讨MMP-2基因多态性与CAS发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CAS组CC基因型频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79.7%),而CT+TT基因型频率(13.9%)明显低于对照组(20.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CAS组C等位基因频率(92.6%)高于对照组(89.1%),T等位基因频率(7.4%)低于对照组(10.9%),两组差异显著(P<0.05)。MMP-2基因-735C→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P>0.05)。结论:MMP-2基因-735C→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CAS有关,MMP-2基因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CAS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标记之一。
赵京山温进坤韩梅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启动子冠状动脉硬化汉族人
重组腺病毒感染血管组织的条件优化与表达效率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在体高效感染血管组织的优化条件。方法将制备的KLF4腺病毒悬液,以不同剂量(10、20、40μl)导入大鼠颈总动脉腔内,停留不同时间(10、20、30 min)。感染后48 h用免疫组化染色评价感染效率。结果采用20μl-20 min的感染条件,既可实现较理想的感染效率,又不破坏血管组织的完整性。结论一定条件下腺病毒的剂量和感染时间与感染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李晗田文嘉郑斌赵新铭陈百成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外源基因导入血管
旋覆花内酯抑制炎性因子介导的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观察旋覆花内酯(1-O-acetylbritannilactone,ABL)乙酰化衍生物ABLO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刺激的内皮细胞ECV304活化及其与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活化以及NF-κB依赖的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查ABLO2预处理及LPS/IFN-γ诱导对NF-κB与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BLO2显著抑制LPS/IFN-γ诱导的NF-κB核转位和DNA结合活性,同时ABLO2降低NF-κB抑制蛋白(IκB)激酶(IκBkinases,IKK)的活性,抑制IκB的磷酸化及降解;ABLO2还通过减少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黏蛋白-c(tenascin-c)的表达,进而减弱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BLO2通过抑制IKK活性及IκB降解而抑制NF-κB活化,进而起到抑制NF-κB依赖的黏附分子表达及细胞黏附作用。
李睿刘彬郑斌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ECV304细胞核因子-ΚB黏附分子细胞黏附
SM22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聚合和交联的调节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平滑肌22alpha(SM22α)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血清饥饿法诱导VSMC由合成型转化成收缩型,转染pEGFP-SM22α表达质粒后观察SM22α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与肌动蛋白纤丝(F-actin)的定位关系;应用反义技术封闭内源性SM22α表达,蛋白分步提取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敲减SM22α基因表达对肌动蛋白单体G-actin聚合的影响;F-actin体外交联实验观察SM22α对F-actin交联成束的影响。结果:SM22α在细胞中的分布与F-actin相一致;抑制内源性SM22α表达后,细胞中的SMα-actin主要以可溶性单体G-actin形式存在;F-actin体外交联实验结果表明,GST-SM22α蛋白纯品可促进F-actin交联形成粗大、束状的应力纤维,而敲减内源性SM22α的细胞裂解液促进F-actin交联的活性明显降低。结论:SM22α是参与VSMC细胞骨架重构的调节蛋白,不仅可促进G-actin聚合形成F-actin,而且还可加速F-actin交联成束,在VSMC骨架重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温进坤史建红郑斌孟芳韩梅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骨架肌动蛋白
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价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骨密度与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例老年髋部骨折,其中4例股骨颈骨折,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左侧肢体3例,右侧肢体5例。分别测定腰椎骨密度和双侧髋关节CT资料,运用Mimics软件和abaqus软件对健侧股骨近端进行重建和计算出该模型的密度。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组腰椎骨密度为(-4.05±0.24)g/cm2,三维有限元模型密度为[(1.15±0.02)×106],均低于股骨颈骨折组的(-3.15±0.54)g/cm2,[(1.34±0.06)×1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腰椎的骨密度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密度成线性正相关(r=0.881,P=0.004)。结论:骨密度与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密度成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可为进一步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老年髋部骨折部位与骨密度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郭涛张亚奎张星火成文浩曾纪洲
关键词:骨密度髋部骨折三维有限元分析
欧亚旋覆花总黄酮类提取物抑制内皮损伤诱导的血管氧化应激反应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欧亚旋覆花总黄酮类提取物(FE)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主动脉球囊剥脱后血管狭窄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成四组:对照组、模型组、FE组和阳性药物(卡托普利,CAP)组;采用常规HE染色法观察血管的形态学变化以确定最佳给药浓度并对比FE与CAP的疗效,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用二氢乙锭(DHE)测定超氧阴离子(O2.-)的水平,用免疫组化和W estern b lot检测血管组织中的SOD表达变化。结果:FE的有效剂量为50 mg.kg-1.d。在此浓度时,FE可显著降低血管球囊损伤大鼠血清中MDA含量(P<0.01),提高血清和血管组织中SOD的活力(P<0.05),降低血管组织中O2.-水平。因此,FE对损伤诱导的血管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达到与阳性对照药物相似的疗效。结论:从欧亚旋覆花中提取的FE可通过提高血管系统抗氧化活性而抑制损伤诱导的氧自由基生成,这可能是该药物抑制内皮剥脱诱导的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之一。
张红兵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欧亚旋覆花氧化应激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的比较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年龄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2008年2月至6月在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心内科收集病例113例,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收集病例38例,核实全部病史情况。结果总计151例患者中(男93女58)吸烟、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所占百分比,男性分别为:33%,48%,23%,55%。女性分别为:5%,50%,43%,74%。吸烟比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对不同性别冠心病的作用强度无差别,而糖尿病和年龄对女性冠心病的作用强度明显大于男性(P<0.05)。结论不同性别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糖尿病是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李晗田文嘉刘彬韩梅
关键词:冠心病性别
大花旋覆花内酯通过抑制NF-κB活化抗血管炎症反应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以离体培养的血管环为研究对象,探讨大花旋覆花内酯(1-O-acetylbritannilactone,ABL)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炎症反应效应和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血管环预先用ABL孵育后,再用LPS刺激,提取组织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ABL抑制LPS诱导的IKK磷酸化活化和由此引发的IκBα的磷酸化降解,降低NF-κB水平,进而抑制NF-κB依赖的炎症因子iNOS、COX-2、ICAM-1和VCAM-1的表达。结论:ABL是一种调节NF-κB活性的制剂,具有抑制致炎因子表达,上调抑炎因子水平,维持两者平衡的作用,可消除LPS诱导的血管炎症反应。
张佳尉坤刘月平温进坤张嫡群韩梅
关键词:炎症主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