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116)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唐焕文梁海荣陈玉婷陈佳佳徐永春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苯所致白血病发生发展中作用
- 2014年
- 苯为人类致癌物。尽管有关苯血液毒性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但其机制尚未阐明,针对其表观遗传毒作用机制的研究更少。表观遗传是调节基因表达的主要机制之一,其改变主要表现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DNA甲基化和microRNA调控等,相关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其介导的乙酰化修饰在表观遗传诸多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就 SIRT1可能在苯所致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陈佳佳徐永春陈玉婷云林唐焕文
- 关键词:苯白血病DNA损伤修复
- 基于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技术的人PARP-1基因沉默细胞株构建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构建人淋巴母细胞TK6细胞的PARP-1基因沉默细胞株,为后续PARP-1基因功能和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细胞。方法利用瞬时转染方法筛选最佳干扰效果的shRNA片段,与慢病毒载体pLVX-shRNA1连接,形成重组质粒,DNA测序鉴定后进行病毒包装,转导TK6细胞,利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PARP-1siRNA的PARP-1沉默细胞株,并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所构建的细胞株。结果转染shRNA1、shRNA2、shRNA3、shRNA4细胞的PARP-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9、0.538、0.375和0.474,故选择shRNA1作为干扰PARP-1基因最佳片段。用0.5μg/ml的嘌呤霉素成功筛选出PARP-1沉默细胞株和空载体对照细胞株,并从mRNA、蛋白质、细胞表型来检测PARP-1基因的干扰效率,抑制效率超过80%。结论成功构建PARP-1的si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并筛选出PARP-1基因沉默的TK6细胞株,携带shRNA的慢病毒稳定、高效干扰PARP-1基因表达。
- 杨慧梁海荣陈佳佳徐永春翟璐唐焕文
- 关键词: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RNA干扰慢病毒TK6细胞
- SIRT1在氢醌诱导TK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构建TK6细胞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沉默细胞株(TK6-sh SIRT1),初步探讨SIRT1在氢醌诱导TK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构建TK6细胞的SIRT1沉默细胞株,并用q PCR和Western blotting联合鉴定干扰效果,比较两种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细胞形态、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用不同浓度HQ(2.5~40μmol/L)处理TK6和TK6-sh SIRT1细胞48 h后,以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改变。结果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的人淋巴母细胞SIRT1缺陷细胞株,与TK6正常细胞株相比,TK6-sh SIRT1细胞中SIRT1在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84.6%和94.5%,且生长速度加快了6.57 h,增殖指数增加了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胞形态未出现明显改变。经HQ短时间处理后:两种细胞存活率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相同染毒剂量条件下,TK6-sh SIRT1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低于TK6细胞(P<0.05),细胞早期凋亡率高于TK6细胞(P<0.05)。结论 SIRT1缺陷可增加TK6细胞对HQ的敏感性。
- 杨慧陈佳佳梁海荣罗皓高羽亭唐焕文
- 关键词:氢醌TK6细胞凋亡
- 沉默PARP-1对氢醌所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沉默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对氢醌所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凋亡的影响。方法①PARP-1基因RNA干扰表达质粒转染BMMSCs后,经新霉素筛选获得PARP-1沉默BMMSCs,以免疫印迹法鉴定所构建的细胞。②以空载体BMMSCs为对照组,以PARP-1沉默BMMSCs为实验组。分别以质量浓度为0.0、2.5、5.0、10.0、20.0、40.0、80.0、160.0和320.0μmol/L的氢醌(溶于磷酸盐缓冲液)作用于2组细胞24 h,以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检测结果选择后续实验氢醌染毒剂量。③以浓度为0.0~20.0μmol/L的氢醌作用于2组细胞24 h后,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AR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用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新霉素成功筛选出PARP-1沉默BMMSCs和空载体BMMSCs,PARP-1沉默BMMSCs中PARP-1蛋白表达量较BMMSCs下降85.00%,成功建立PARP-1沉默细胞。②根据细胞活力检测结果,后续实验选择氢醌染毒剂量为0.0~20.0μmol/L。3与氢醌染毒剂量为0.0μmol/L时比较,对照组及实验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在氢醌染毒剂量为10.0和5.0μmol/L时即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且在浓度为0.0~10.0μmol/L时,随着氢醌染毒剂量的增加,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均增加(P<0.01),均呈剂量-效应关系。③与氢醌染毒剂量为0.0μmol/L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的PAR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在氢醌染毒剂量为5.0μmol/L时即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且在每个氢醌染毒剂量下实验组细胞PAR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浓度为0.0~20.0μmol/L时,随着氢醌染毒剂量的增加,2组细胞PAR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增加(P<0.01),均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PARP-1沉默BMMSCs在氢醌作用下更易发生凋亡,PARP-1可能参与了氢醌诱导的细胞凋亡。
- 高羽亭杜进林杨慧唐焕文
- 关键词:氢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 氢醌致DNA甲基化改变及可能机制被引量:2
- 2016年
- 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料,同时是一种确定的遗传毒性致癌物,主要由其活性代谢产物——氢醌发挥毒性作用。氢醌本身普遍应用于黑白显影剂、橡胶防老剂、稳定剂和抗氧剂。氢醌可引起机体多系统毒性损伤,长期试验表明氢醌还是一种致癌剂。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氢醌暴露可导致DNA甲基化水平发生改变,本文综述了氢醌可能通过调节DNA甲基化转移酶的活力、氧化应激损伤干扰、DNA损伤修复蛋白调控以及其他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参与等影响DNA甲基化状态,旨在为预防氢醌乃至苯中毒提供参考依据。
- 徐龙妹刘嘉贤云林陈玉婷唐焕文
- 关键词:氢醌DNA甲基化MIRNA
- CpG岛甲基化结合蛋白在氢醌致骨髓增殖性白血病病毒原癌基因转录激活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深入揭示氢醌(HQ)致MPL转录激活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HQ,以正常TK6细胞、PBS处理细胞为对照组,分别以2.5、5.0、10.0和20.0μmol/LHQ染毒TK6细胞为染毒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甲基化CpG结合蛋白1~5(MBD1~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MBD1—4的mRNA表达量在所有的HQ处理细胞中全部下降,20.0μmol/LHQ对MBD2和MBD4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抑制率分别为50%和32%(P〈O.05);而10.0μmo1/LHQ对MBD1和MBD3表达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抑制率分别为36%和33%(P〈0.05);MBD5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PL的CpG岛内有3个MBD1序列特异性结合位点。结论HQ致MPL的转录激活可能与MBD1表达异常有关。
- 刘林华凌晓璇梁海荣罗皓戴娟秀唐焕文
- 关键词:氢醌TK6细胞转录
- CCK-8试剂在血液毒理学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优化CCK-8试剂盒在血液毒理学检测中的应用条件。方法:以CCK-8试剂盒标准检测法和两种优化的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氢醌(hydroquinone,HQ)对TK6细胞增殖速度的影响,分别与计数法比较,分析影响实验检测的原因。结果:试剂盒标准方法中,HQ对CCK-8试剂的检测结果有影响,结果出现偏差,优化后的两种方法与计数法检测结果较为相似。结论:HQ对CCK-8试剂检测结果有影响,优化出一种适用于HQ血液毒理学检测的细胞增殖方法。
- 凌晓璇刘林华梁海荣程小广唐焕文
- 关键词:氢醌TK6细胞细胞增殖
- PARP-1在苯代谢物氢醌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苯(benzene)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毒物和环境污染物,主要由其代谢产物氢醌(Hydroquinone,HQ)发挥毒性作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是一类存在于多数真核细胞内的多功能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酶,其中PARP-l是研究最早、最为深入的一种。PARP-1在氢醌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HQ的概述、PARP-1的结构与功能以及PARP-1在HQ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对苯暴露引起的各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 徐永春陈佳佳陈玉婷云林唐焕文
- 关键词:苯氢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凋亡
- MicroRNA-7在DNA损伤修复中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非编码小RNA,由大小约19~24个核苷酸组成,通过结合在靶基因mRNA的3'非编码区,降低mRNA稳定性或抑制翻译影响蛋白的表达,在转录后水平参与众多生理病理过程。日常生活和职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产生遗传毒性,直接或间接引起DNA损伤。
- 陈玉婷云林徐龙妹刘嘉贤唐焕文
- 关键词: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肿瘤
- MicroRNA-124对肿瘤发生发展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2013年12月12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新增肿瘤病例约1 410万例,因肿瘤而死亡人数达820万。肿瘤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细胞凋亡异常及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研究发现,约50%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基因位于肿瘤相关的基因组区域或脆性位点,
- 云林唐焕文
- 关键词: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