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896)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胡豫孙春艳黄靖张璐王雅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营养因子
  • 6篇源性
  • 6篇源性神经营养...
  • 6篇神经营养
  • 6篇神经营养因子
  • 6篇脑源性
  • 6篇脑源性神经
  • 6篇脑源性神经营...
  • 6篇脑源性神经营...
  • 5篇细胞
  • 5篇骨髓
  • 5篇骨髓瘤
  • 4篇血管
  • 3篇内皮
  • 2篇单克隆
  • 2篇蛋白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血管新生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孙春艳
  • 7篇胡豫
  • 6篇黄靖
  • 5篇张璐
  • 5篇王雅丹
  • 3篇褚章波
  • 3篇郭涛
  • 1篇洪柳
  • 1篇诸章波
  • 1篇王华方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克隆抗体在骨髓瘤异体移植动物模型中的抗肿瘤效应(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为探索BDNF/TrkB途径是否可能成为治疗MM的潜在靶点、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单克隆抗体能否阻碍疾病的发展,用骨髓瘤异体移植的动物模型评估在体内BDNF单克隆抗体的抗肿瘤活性。选择糖尿病抵抗/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皮下注射人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建立异体移植动物模型。抗体以20μg/只的剂量于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2、3天腹腔内注射或者以100μg/只的剂量于检测到瘤体后每周1次腹腔内注射。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测瘤细胞的形态特征,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应用3H-TdR掺入法和Matrigel网状结构形成实验分别检测BDNF单克隆抗体对RPMI8226细胞体外增殖和PRMI8226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建立的骨髓瘤细胞异体移植动物模型内,多次注射BDNF单克隆抗体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延长无病生存期和生存时间,而且BDNF单克隆抗体可显著抑制体外RPMI8226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而相应的对照抗体却无此效应。结论:BDNF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动物模型中皮下浆细胞瘤的生长和血管新生。
王雅丹胡豫黄靖张璐孙春艳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克隆抗体在NOD/SCID小鼠骨髓瘤模型体内的抗瘤活性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以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 RPMI 8226异体移植小鼠为动物模型,评估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单克隆抗体(单抗)存体内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选择糖尿病抵抗/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皮下注射 RPMI 8226细胞建立骨髓瘤细胞异体移植动物模型。以20μg/只的 BDNF 单抗剂量于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2、3天腹腔内注射或者以100 μg/只的剂量于检测到瘤体后每周1次腹腔内注射。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测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化学染色法分析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用~3H-TdR 掺入法和 Matrigel 网状结构形成实验分别检测 BDNF 单抗对 RPMI8226细胞体外增殖和 PRMI 8226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在 NOD/SCID 小鼠体内建立的骨髓瘤细胞异体移植动物模型,其皮下种植的成瘤率高,具有多种与浆细胞瘤相似的病理学特征。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 RPMI 8226细胞后(20±2)d 可检测到皮下肿瘤;接种肿瘤细胞后连续3 d 注射20 μg BDNF 单抗的治疗组,小鼠平均无肿瘤生存期延长为(30±6)d,而相应埘照抗体治疗组无肿瘤生存期为(22±3)d,与末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其中位存活时间为(57±7)d,与相应的对照抗体治疗组[(48±4)d]相比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小鼠自然死亡时肿瘤体积为(157.9±21.6)mm^3,较对照抗体组[(405.5±35.2)mm^3]明显缩小(P<0.05)。对于接种肿瘤细胞后第27天起每周注射1次 BDNF 单抗(100 μg/次)的治疗组,肿瘤的生长亦受到部分抑制,相应对照抗体组与未治疗组相比肿瘤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 BDNF 单抗治疗组瘤体的组织切片中,观察到部分瘤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表现,坏死区被纤维结缔组织浸润。未治疗组瘤块的 MVD 为38个/0.216 mm^2,BDNF 单抗治疗组(100 μg/次)MVD 为11个/0.216 mm^2,与未治疗组相比对照抗体治疗组瘤块的 MVD 没有明显下降(35个/0.216 mm^2)(P>0.05)。在�
王雅丹胡豫张璐黄靖孙春艳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新生单克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激活其受体TrkB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异常表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信号通路。方法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BDNF对人MM细胞系RPMI8226、U266和KM3细胞存活的促进作用,MTT比色法观察BDNF对苯丙氨酸氮芥和长春新碱细胞毒作用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DNF对MM细胞TrkB磷酸化的影响。通过动物模型观察BDNF对肿瘤生长和实验动物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BDNF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MM细胞的存活,50μg/LBDNF作用后存活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BDNF可明显降低苯丙氨酸氮芥和长春新碱的细胞毒性,50μg/LBDNF作用后,苯丙氨酸氮芥和长春新碱的EC50值分别为无BDNF作用时的2倍和3倍。体内实验表明BDNF可明显促进异种移植的MM裸鼠模型中肿瘤的生长,经BDNF处理和未经BDNF处理组肿块的平均体积分别为3240.9mm^3和1032.7mm^3(P〈0.05),生存时间分别为13d和21d(P〈0.05)。MM细胞中异常表达的TrkB是BDNF的功能性受体,外源性BDNF作用后,MM细胞TrkB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并且Trk抑制剂K252a可明显抑制BDNF诱导的MM细胞迁移。结论外源性BDNF可磷酸化激活MM细胞表面TrkB受体,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并参与骨髓瘤细胞的化疗耐药,在MM的病理生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孙春艳胡豫郭涛黄靖张璐褚章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磷酸化
核因子-κB途径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
2008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诱导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分泌的具体机制。方法培养人MM细胞株RPMI8226,使用明胶酶谱法检测RPMI8226细胞分泌的活性MMP-2、MMP-9水平的变化,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法检测RPMI8226细胞中NF-κB的活性。结果以25、50、100和200μg/L浓度的BDNF刺激RPMI8226细胞24h后,其活性MMP-9的分泌水平分别为2.03±0.48、2.99±0.46、4.63±0.62和5.62±1.29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MMP-2的表达在各浓度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BDNF作用浓度为100μg/L时,预先分别用1 mmol/L的NF-κB抑制剂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脂(PDTC)和500 nmol/L的BDNF高亲和力受体TrkB的酪氨酸抑制剂K252α处理15min和1h后,K252α和PDTC(P〈0.001)均能显著抑制RPMI8226细胞MMP-9的分泌(光密度值分别为867.52±101.81、727.98±92.05,对照组为1159.01±233.15,与对照组比,P值均〈0.01)。随着BDNF浓度的升高,NF-κB的活化作用明显增强,于100μg/LBDNF加K252a预处理1h后,6、12、24h的3个时间点K252a均能明显抑制BDNF对NF-κB的激活作用(P〈0.05),且随BDNF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BDNF促进MM细胞血管新生的能力可能是通过NF-κB信号转导途径激活MMP-9而实现的。
张璐胡豫孙春艳黄靖诸章波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生成因子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骨髓瘤
The Effect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on Angiogenesis被引量:1
2009年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proangiogenic effect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primary culture. The effect of BDNF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VECs was examined by MTT assay. The effects of BDNF on HUVEC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were studied by modified Boyden chamber assay and tube formation assay, respectively. Matrigel plug assay and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assa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DNF on angiogenesis in vivo.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BDNF substantially stimulated the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of HUVECs in vitro, although it did not induce HUVEC proliferation. BDNF also induced angiogenesis both in matrigel plug of mouse model and in 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In conclusion, BDNF can promote angiogenesi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may be a proangiogenic factor.
孙春艳胡豫褚章波黄靖张璐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HUVECS内皮细胞增殖内皮细胞迁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RPMI8226细胞表达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多项研究证实BDNF及其功能性受体TrkB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人类多发性骨髓瘤(MM)^[1]。既往研究发现,MM患者血浆中BDNF水平明显增高,而且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2],本实验中我们检测了外源性BDNF对人类MM细胞株RPMI8226细胞中VEGF表达和分泌水平的影响,BDNF/TrkB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为BDNF通过诱导VEGF表达而参与MM血管新生病理过程提供依据。
黄靖胡豫孙春艳郭涛王雅丹洪柳张璐褚章波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表达RPMI8226细胞VEGF表达
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18226细胞对共培养内皮细胞的作用
2008年
【摘要】目的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研究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对人正常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建立人MM细胞株RPM18226细胞与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体外共培养体系;以同期单独培养的HUVEC为对照,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与RPM18226细胞共培养的HUVEC进行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用刮痕迁移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评价体外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能力;并以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凶子(BDNF)、Endoglin与TrkB、Tie2、B3整合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同期单独培养的正常内皮细胞对照相比,共培养后的部分内皮细胞胞体伸展并首尾排列成一行;超微结构m现胞核增大、核r增大、核质比例增大,内质网疏松、变形,细胞表面纤毛减少;共培养体系中细胞管状结构形成数量和迁移细胞数较单独培养体系分别增加了112%和136%;BDNF、Endoglin、TrkB、Tie2、B,整合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亦明显上调。结论MM细胞与人正常内皮细胞共培养后,内皮细胞有明显的趋瘤特征和较强的血管新生能力,推测MM患者骨髓中骨髓瘤细胞通过对相邻内皮细胞的作用促进血管新生,且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性质与行为不同于正常内皮细胞。
王雅丹胡豫孙春艳王华方
关键词:细胞培养血管新生细胞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沉默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以高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为模型,筛选针对BDNF基因的有效干扰RNA序列,并观察BDNF基因沉默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和构建两个针对人BDNF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鉴定后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将空载体质粒pGenesil-1和两个重组质粒pGenesil—shRNA—BDNF1、pGenesil—shRNA—BDN心分别转染人人HeLa细胞(依次命名为P0、P1和R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BDNF表达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仪和Hoeche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BDNF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1组与未转染、P0、P2组相比,BDNFmRNA表达水平(F=48.19,P〈0.01)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F=13.74,P〈0.01)均明显降低,P2组则未达实验预期的干扰目的(P〉0.05)。通过MTr实验,发现P.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增殖高峰后移;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早期凋亡率P1组[(53.4±4.2)%]明显高于未转染组[(0.8±0.4)%]、P。组[(5.1±1.8)%]和P2组[(7.9±2.4)%;F=269.77,P〈0.01]。结论BDNF基因高表达于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BDNF基因沉默能明显增加HeLa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提示BDNF基因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黄靖孙春艳郭涛褚章波王雅丹胡豫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HELA细胞RNA干扰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