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8N0025)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吴春珠赵明富郑建华方珊如施碧红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水稻
  • 2篇亲本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水稻亲本
  • 1篇穗期
  • 1篇瘟病
  • 1篇抗性
  • 1篇抗性评价
  • 1篇抗源
  • 1篇基因
  • 1篇分子定位
  • 1篇不育
  • 1篇不育基因
  • 1篇抽穗
  • 1篇抽穗期

机构

  • 4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作者

  • 4篇赵明富
  • 4篇吴春珠
  • 3篇郑建华
  • 2篇车容会
  • 2篇施碧红
  • 2篇黄珊
  • 2篇方珊茹
  • 2篇杨聚宝
  • 2篇方珊如
  • 2篇蔡巨广
  • 2篇郑燕梅
  • 1篇孙永建
  • 1篇蔡春苗
  • 1篇徐先战
  • 1篇黄招德
  • 1篇张锦花
  • 1篇赵志民

传媒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4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水稻亲本的抽穗期遗传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选用5个籼稻、2个粳稻和1个爪哇稻共8个亲本按半双列杂交配制28个组合,研究分析了亲本及组合抽穗期的特性及遗传关系,发现抽穗期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三种类型:明显的显性早熟、部分迟熟显性和超显性迟熟,这些遗传表现可能分别是显性早熟基因、迟熟基因和不等位的抽穗期迟熟基因或感光基因互作而引起的。在杂交稻育种上,通过选择适宜亲本不仅可以培育早熟杂交稻组合,而且可以避免杂交稻组合抽穗期超亲问题,特别是籼粳亚种间组合抽穗期超亲问题。
赵明富吴春珠黄珊方珊茹郑建华郑燕梅蔡巨广杨聚宝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
杂交水稻主要亲本和抗源及其相互双列杂交组合的抗性评价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5个不育系、7个恢复系、1个保持系和3个稻瘟病新抗源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77个组合,连同16个亲本共93个材料。用来源于三明、龙岩和南平三个地区的6个稻瘟病菌及混合菌系进行苗期接菌,鉴定苗瘟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亲本和组合的稻瘟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稻瘟病小种的毒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恢复系中,蜀恢527和多系1号抗性好,而不育系中,谷丰A和乐丰A的抗性不仅亲本表现好而且配制的组合表现也很好,可用于配组、筛选抗稻瘟病强的组合。保持系福伊B和3个新抗源品种的抗性好而且组合抗性好,可用于稻瘟病抗性改良。
赵明富张锦花黄珊郑燕梅吴春珠郑建华方珊茹蔡巨广杨聚宝
关键词: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评价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45S不育基因的分子定位被引量:9
2008年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45S的育性转换受光长和温度的互补作用调控。对45S(Oryza sativa L.ssp.indica)/YC169组合的F2、BC1F1和F2和BC2F2进行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5S的育性是由1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和RCA法,以45S与YC169的杂交F2和BC2F2作为分离群体,对不育基因进行定位,结果发现不育基因(暂命名为GTMS)位于RM6378和RM1284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8.5cM和8.2cM。
赵明富蔡春苗车容会徐先战郑建华方珊如吴春珠施碧红
关键词:水稻分子定位
水稻谷粒粒长显性主效QTL的遗传分析与定位被引量:10
2008年
以小粒亲本博白B为轮回亲本与大粒亲本WFC杂交、连续回交,构建长粒近等基因系,发现了一个长粒对短粒显性的主效QTL。在BC2F1和BC3F2回交分离群体,粒长表现为长粒和短粒差异明显的两个组,分离比例分别符合1:1和3:1的遗传比率,表明了在BC3F2粒长主要由一个长粒显性主效QTL控制的。利用SSR标记技术,通过集团分离法和隐性个体分析法,对BC3F2进行QTL定位,结果发现控制粒长QTL(暂定名GL2(t))位于第2染色体,与RM530连锁,遗传距离为4.1cM,是个尚未报道的粒长显性主效QTL。
赵明富黄招德吴春珠车容会施碧红方珊如孙永建赵志民
关键词: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