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200957)
- 作品数:19 被引量:70H指数:5
- 相关作者:赵武校刘伟民肖信王英杨佳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视知觉学习治疗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1例
- 2010年
- 弱视是一种空间视觉发育异常性眼病,与生命早期异常视觉经历有关。“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弱视的关键。对于大龄弱视患者,特别是成人弱视患者,眼科医生普遍认为是“不可治愈的”。本中心收治了1例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 刘伟民赵武校王英
- 关键词:屈光参差性弱视成人知觉学习视觉发育大龄弱视
- 位置噪声在弱视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使用位置噪声来表现弱视患者的位置辨别功能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10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90例(180眼)患者,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屈光不正组,每组各30例(60眼)患者。一种加入了位置噪声的位置辨别任务被分别用于这3组对象的位置辨别检测。该任务需要受试者判断3对线段中未对齐的是哪一对线段(每对线段由2组构成,每组各含8个Gabor斑)。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3组患者年龄、最佳矫正视力、位置辨别功能的差异。结果 (1)年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年龄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最佳矫正视力: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15±0.152)logMAR、(0.270±0.248)logMAR,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二者与屈光不正组的最佳矫正视力(0.003±0.037)logMAR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位置辨别功能:χ2检验显示3组间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χ2分割显示: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与屈光不正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但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屈光不正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即屈光不正性弱视组的位置辨别功能明显低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屈光不正组,而后二者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屈光参差性弱视不同,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存在位置辨别功能的缺损。
- 赵武校刘伟民杨佳肖信林恩韦
- 关键词:弱视
- 弱视儿童患者的轮廓察觉阈值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轮廓察觉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10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60例(120眼)患者,分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40眼)。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7.3±2.2)岁;屈光不正性弱视组男15例,女5例,年龄(6.7±1.6)岁;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7.0±1.5)岁。检测3组受试者的轮廓察觉阈值。使用SPSS13.0软件对3组受试者的年龄、最佳矫正视力、轮廓察觉阈值、平均双眼轮廓察觉阈值差异以及轮廓察觉缺陷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受试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80,P=0.621)。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为(0.275±0.237)LogMAR,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为(0.323±0.148)LogMAR,对照组为(0.003±0.042)LogMAR,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465,P=0.000);LSD法显示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之间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轮廓察觉阈值: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为0.9±0.2,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为1.1±0.1,对照组为0.7±0.1,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81.344,P=0.000),3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平均双眼轮廓察觉阈值差异: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为0.10±0.10,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为0.04±0.08,对照组为0.04±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7,P=0.022);LSD法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与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分别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轮廓察觉缺陷率: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为50%(10/20)、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为20%(4/20)、对照组为35%(7/20),卡方检验显示:3组间的轮廓察觉缺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56,P=0.
- 赵武校刘伟民甘露罗武强李志超
- 关键词:弱视儿童
- 位置辨别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视锐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背景:由于位置锐度代表了人眼所能识别的最小空间纹理,作者选择了位置辨别训练来观察对儿童弱视者某种视觉任务进行反复训练的治疗作用。目的:评价何置辨别训练改善弱视患者位置辨别功能进而提高视力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自身对照试骀,于2006—07/2009—0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完成。对象:选择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7±1)岁。方法:采用位置噪声分类图像进行弱视治疗。位置辨别能力的训练每天进行2次,终止时间为受试者的位置辨别水平达5级且维持恒定状态。每位受试者在接受训练前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最佳戴镜矫正视力,训练4-6个月后再次检测最佳戴镜矫正视力,视力检测结果对照logMAR视力进行转换。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弱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以及位置辨别能力的差异。结果:在戴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前提下接受视知觉学习的时间为(9.5±2.1)个月。弱视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94±0.176logMAR,0.028±0.097logMAR,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8.943,P=0.000);治疗前、后位置噪声分别为(2.7±16),(39±12)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5.543,P=0.000)。结论:位置辨别训练可以改善弱视者的位置辨别功能,此改善可转化为最佳矫正视力的提高。
- 刘伟民赵武校杨佳
- 关键词:弱视等效输入噪声
- 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度发育现况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屈光度发育状况,为儿童眼病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3~6岁儿童2 304名,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测,自然瞳孔下用SureSightTM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测定屈光状况。结果 2 304名学龄前儿童的眼视力≥1.0的比例为30.0%,视力不良的总检出率为7.2%。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5)。视力不良检出率在近视儿童中最高,轻度远视儿童中最低(P<0.01)。散光度≥0.75,≥1.50,≥2.50 D组学龄前儿童患视力不良的风险分别是散光度<0.75 D组的3.217,7.744和12.892倍。弱视检出率为2.78%。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散光度增加而增高。应及时矫正学龄前儿童散光,以预防视力不良的发生。
- 肖信刘伟民罗武强赵武校林泉孔旻林宏
-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
- 弱视的视觉缺陷特征
- 2010年
- 弱视是一种临床表现为矫正视力低下的疾病,现有的研究提示弱视存在多种表现形式。该文对弱视视觉缺陷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回顾,并对明确这些视觉缺陷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 赵武校刘伟民
- 关键词:弱视神经缺损
- 弱视儿童就诊原因调查
- 2010年
-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潜在病因及发现途径。方法:对64例3~6岁弱视儿童就诊原因进行调查,并对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进行分析。结果:64例弱视儿童中经学校体检发现异常者39例占60.94%,父母发现异常者20例占31.25%,其他原因5例占7.81%。弱视儿童中屈光不正性弱视59例占92.18%,斜视性弱视5例占7.82%。结论:学校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视光门诊散瞳验光,是发现弱视的关键。
- 钟德东王慧屈晓慧陈汉梅
- 关键词:弱视儿童屈光不正
- 视觉噪声双视力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种视觉噪声双视力表及其在弱视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Weber-Fechner法则设计本噪声视力表。视力检查时被测者与视屏终端的距离为1.5m,坐高与屏幕高度平齐。视力记录直接采用视标所在的行数。以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为标准,通过检查100例弱视患者的矫正视力验证本视力表检查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该视力表改变了每行之间视标个数不等的缺陷,与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可以掌握噪声视力表和无噪声视力表之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论视觉噪声双视力表具有检查结果可靠、检测方便的特点,能够反映受试者的视觉噪声加工能力,可用于临床弱视检测和筛查。
- 刘伟民阎丽
- 关键词:弱视标准对数视力表
- 2023例弱视儿童散光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调查弱视儿童中散光的主要类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4~11岁弱视儿童2023例(3657眼),对其散光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3657只眼中,散光眼(≥0.50 D)占91.9%,散光眼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散光分布类型中,复合远视所占比例最高(38.8%),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轴向分布中以顺规散光的构成比最高,占90.1%;不同年龄散光轴向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弱视程度儿童的散光度、散光类型和散光轴向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11岁弱视儿童中散光眼比例高,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年龄和弱视程度可能是弱视儿童散光分布的影响因素。
- 肖信刘伟民赵武校王英张玉娟
- 关键词:弱视散光儿童
- 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选择近视性弱视患儿54例(98眼),全部采用视知觉学习进行视觉训练。按1996年4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疗效评价。结果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患儿的基本治愈率为52.0%,总有效率为88.7%;轻、中、重度弱视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三者的治疗周期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效果明显;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使儿童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缩短疗程,从而提高弱视治愈率。
- 王英肖信赵武校
- 关键词:近视性弱视视知觉学习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