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692)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军刘明刚于耀清杜意如崔秀玉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英文
  • 2篇时程
  • 2篇长时程增强
  • 1篇电生理
  • 1篇信息处理
  • 1篇伤害性
  • 1篇伤害性感受
  • 1篇神经回路
  • 1篇神经节
  • 1篇疼痛
  • 1篇痛觉
  • 1篇痛觉过敏
  • 1篇膜片
  • 1篇膜片钳
  • 1篇脑片
  • 1篇介导
  • 1篇后肢
  • 1篇功能成像
  • 1篇海马
  • 1篇海马结构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陈军
  • 3篇刘明刚
  • 1篇田丽娟
  • 1篇吕卓敏
  • 1篇萧勇
  • 1篇曹发乐
  • 1篇崔秀玉
  • 1篇王蕊蕊
  • 1篇赵振宇
  • 1篇王丹丹
  • 1篇何莹
  • 1篇陈雪峰
  • 1篇巩克瑞
  • 1篇金建慧
  • 1篇杜意如
  • 1篇于耀清
  • 1篇常颖
  • 1篇李震

传媒

  • 3篇Neuros...
  • 2篇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pinal processing of bee venom-induced pain and hyperalgesia被引量:4
2008年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bee venom causes long-term neural activation and hypersensitization in the dorsal horn of the spinal cord,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various pain-related behaviors.The unique behavioral 'phenotypes' of nociception and hypersensitivity identified in the rodent bee venom test are believed to reflect a complex pathological state of inflammatory pain and might be appropriate to the study of phenotype-based mechanisms of pain and hyperalgesia.In this review,the spinal processing of the bee venom-induced different 'phenotypes' of pain and hyperalgesia will be described.The accumulative electrophysiological,pharmacological,and behavioral data strongly suggest that different 'phenotypes' of pain and hyperalgesia are mediated by different spinal signaling pathways.Unraveling the phenotype-based mechanisms of pain might be useful in development of novel therapeutic drugs against complex clinic pathological pain.
Jun CHEN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Sciences of Pain and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Brain Disorders,Tangdu Hospital,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8,China
关键词:痛觉过敏蜂毒
TRPV1介导甲醛激活初级传入伤害性感受器细胞的作用(英文)被引量:5
2009年
福尔马林致痛模型是化学伤害性刺激引起急性和持续性痛常用的动物模型。本研究旨在细胞和整体水平上证明TRPV1受体是否参与甲醛溶液(甲醛是福尔马林溶液的主要成分)对初级伤害性感受器细胞的激活过程。运用电流钳记录的92个背根神经节细胞中,大约有34%的中、小细胞对甲醛溶液敏感,产生动作电位的发放,其产生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是(367.34±32.96)s,并且单个动作电位复极化相具有伤害性感受器细胞的特征性,如动作电位间期较长、复极化相有"驼峰"以及较长的后超极化相。在同时给予TRPV1受体抑制剂Capsazepine(CPZ)时,甲醛溶液诱发背根神经节细胞产生的放电可以被阻断,但对细胞膜去极化不能完全阻断。在激光共聚焦钙成像中记录的160个背根神经节细胞中,有32%的细胞对甲醛溶液敏感,可以产生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同时加入CPZ后,67%的这些甲醛敏感性细胞的胞内钙浓度升高可以被抑制。在电压钳状态下,甲醛溶液可以诱发背根神经节细胞产生内向电流,大约有41%的细胞对甲醛溶液敏感,实验证明甲醛溶液诱发产生内向电流的幅度呈剂量依赖。当同时给予CPZ时比TRPA1受体选择性抑制剂HC-030031抑制内向电流的幅度明显。利用行为学技术方法证明足底注射CPZ可以明显抑制福尔马林溶液所致的第一相全程和第二相内仅第25~55min的自发缩足反射。以上结果提示,甲醛溶液选择性地激活一个亚群的初级传入伤害性感受器细胞,甲醛激活的动作电位的发放主要参与福尔马林诱发的第一相伤害性感受的产生。本实验进一步证明甲醛激活初级伤害性感受器细胞可能是通过TRPV1受体和/或TRPA1受体参与介导的。
田丽娟杜意如萧勇吕卓敏于耀清崔秀玉陈军
关键词:福尔马林试验伤害性感受背根神经节膜片钳
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肢代表区的神经回路和时间可塑性: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的应用(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运用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探讨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 area)后肢代表区的神经回路和时间可塑性。方法将急性分离的大鼠脑片置于MED-64系统的电极平皿中,持续灌流通入95%O2和5%CO2混合气的人工脑脊液,随后进行多电极同时同步记录。利用双线性内插法计算出64个点的电流源与电流井,并将其转换为二维电流源密度分布图。结果刺激S1后肢代表区脑片的II-III层,可鉴定出局部皮层内的连接回路,而刺激IV层(丘脑传入的主要终末端)则鉴定出丘脑皮层间的连接回路。首先,丘脑皮层投射的激活可以诱发更多的有效场电位,并且与S1区更多的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与之相比,皮层内回路的激活引起的电反应活动范围则较小。其次,刺激IV层在每一刺激强度下诱发的场电位幅度远远大于刺激II-III的场电位幅度,即S1区更容易被丘脑皮层连接回路的投射纤维所激活。最后,在S1区IV层给予强直刺激可以记录到长达两个小时的局部场电位幅度的增加,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诱出率约为83.3%(5/6例)。相反,在II-III层,同样的强直刺激并未能明显诱导LTP的发生。结论大鼠S1区的后肢代表区似乎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回路,一种是由层间联系介导的皮层内回路,另一种则是由丘脑皮层传入介导的丘脑皮层连接回路。皮层内回路在空间上联系较局限且可塑性不强,而丘脑皮层回路的空间连接范围则相对较广,对躯体感觉信息的传入也显示出很强的可塑性。本结果为进一步在体外神经网络水平研究S1区的神经回路特性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模型。
王丹丹李震常颖王蕊蕊陈雪峰赵振宇曹发乐金建慧刘明刚陈军
关键词:神经回路长时程增强
长串与短串θ节律刺激在大鼠前扣带回皮质脑片诱导长时程增强效应的不同作用: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英文)
2009年
目的大量研究显示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是一个多功能的边缘系统结构,参与诸如知觉,运动,情绪和认知等多种高级脑功能。有证据显示长时程增强现象(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研究ACC内发生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变化的重要模型。然而,迄今为止,关于ACC神经网络的时空特性仍少为人知。本研究旨在应用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观察不同长度θ节律串刺激对诱发大鼠ACC区域不同层结构的LTP的影响。方法采用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ACC脑片上进行记录。通过实验电刺激V-VI层,记录ACC各层场电位。然后应用两种θ节律串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作为条件刺激诱发ACC脑区LTP,并比较不同层的LTP诱出效果。两种刺激模式参数为:TBS1,100Hz,4个双向方波脉冲为一串,重复10次,间隔200ms;TBS2,100Hz,4个双向方波脉冲为一串,重复5次,间隔200ms。实验刺激前扣带回深层可以分别在I层,Ⅱ-Ⅲ层及V-VI层同时诱出三种波形不同的场电位:I层为正向波,V-VI层为负向波,Ⅱ-Ⅲ层以复杂的波形为主。结果在实验刺激位点给予两种不同的条件刺激后,长串TBS1条件刺激的LTP诱出率显著地高于短串TBS2条件刺激,即TBS1的LTP诱出率超过60%,而TBS2的LTP诱出率少于25%。此外,层间分析结果显示LTP主要发生在Ⅱ-Ⅲ层及V-VI层,I层不能诱出LTP。进一步分析表明,无论是LTP诱出率还是幅度在Ⅱ-Ⅲ层及V-VI层之间均无显著差别。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同一刺激模式但重复刺激时间长短不同也可能导致LTP诱出率不同,这可能是为什么以往报导关于前扣带回LTP诱出率结果不同的一个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此类实验时选择最佳刺激参数更为重要。另外,本实验证明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在研究前扣带回皮质突触可塑性的网络特征,尤其是比较不同层结构中的时空特性具有单电极无法比拟的
何莹刘明刚巩克瑞陈军
关键词:长时程增强
海马结构在疼痛信息处理中的作用(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众所周知,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体验与经历,包括感觉识辨、情绪动机和认知评价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外周传来的伤害性信息是由脑内一个广泛存在的、阶梯分明的神经元网络(也可称为疼痛基质)完成的。因此,鉴定出这些负责疼痛各功能要素的多级神经元网络,并利用所获知识更好地治疗疼痛,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艰巨任务。虽然关于痛刺激或者临床痛激发的皮层反应相关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对海马结构在痛觉处理中的作用仍存在分歧。在这里,我们整合了前人在动物和人的海马与痛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依次提供解剖学、行为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及功能成像方面的证据,证明海马结构与痛觉信息处理的相关性。最后,简单阐述痛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指导将来的研究。
刘明刚陈军
关键词:海马结构电生理功能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