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078)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1
- 相关作者:何利华张建中王振宇张茂俊周增芬更多>>
- 相关机构:香港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幽门螺杆菌中国菌株致病相关基因cagA、iceA、vacA及HP0519分布分析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人群及不同胃部疾病病例来源的幽门螺杆菌致病相关基因cagA、iceA、vacA及HP0519的分布。方法采用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析150株幽门螺杆菌上述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特点,并对其分布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93%(139/150)中国菌株cagA基因3′端重复序列的PCR产物具有东方菌株特征。75%(113/150)菌株iceA基因为iceA1, 19%(29/150)为iceA2,不同地区间iceA基因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云南菌株iceA1、iceA2的分布与菌株分离个体的种族特点及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96%中国菌株(144/150)vacA基因s区的等位基因为s1;m区等位基因m2、m1b和m1b-m2的比例分别为57%(85/150)、27%(41/150)和11%(16/150),仅2株福建菌株为m1a。不同地区间vacA s1、m2、m1b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云南菌株m1b-m2的分布高于福建和北京菌株。云南菌株vacA s区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分离个体的种族及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vacA m区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但不同民族间m2的分布有显著差异,白族人群m2的分布显著少于汉族和纳西族。93%(140/150)的中国菌株HP0519基因具有24 bp和15 bpDNA插入和缺失的多态性特点。不同地区间HP0519基因的多态性无显著不同。云南菌株HP0519的多态性与菌株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但来源不同民族菌株的HP0519基因存在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中国菌株cagA 3′端JF/TR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东亚菌株特点。中国菌株vacA基因多为s1,其分布与菌株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关。中国菌株mcA基因m区的分布具有多样性。中国菌株HP0519基因具有24 bp和15 bp插入和缺失的多态性特点。
- 张茂俊何利华王振宇周增芬张建中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致病相关基因
- 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蛋白激酶C同工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PKC同工酶在H.pylori感染引起胃癌发生中起作用。方法将幽门螺杆菌和人胃上皮腺癌细胞系AGS细胞共培养(细菌∶细胞=200∶1),在幽门螺杆菌攻击AGS细胞后的0h、0.5h、1h、4h、6h、12h、24h时间点分别提取AGS细胞的总RNA,同时提取相对应时间点平行培养的未受幽门螺杆菌攻击的AGS细胞的总RNA作为对照组,以Beta-actin为内参照,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这些样品的PKC同工酶的mRNA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KCε、PKCγ、PKCι、PKCζ、PKCα mRNA水平呈现增高趋势;PKCθ mRNA水平呈现持续下降趋势;PKCδ mRNA水平与对照组呈现一致表达趋势。结论H.pylori可能通过上调具有肿瘤增殖活性的PKCα、ε、γ、ι、ζ,下调了具有凋亡活性的PKCθ,参与H.pylori引起胃癌的发生过程。H.pylori对PKCδ mRNA水平没有影响。
- 姜媛媛李建生何利华孟凡亮张建中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蛋白激酶C胃癌AGS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