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20111083)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梅全喜房志坚周洪波田素英徐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2篇悬钩子
  • 2篇三萜
  • 2篇三萜类
  • 2篇萜类
  • 2篇茅莓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粗叶悬钩子
  • 1篇多糖
  • 1篇药学
  • 1篇药学研究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法
  • 1篇三萜类成分
  • 1篇三萜类化合物
  • 1篇生物碱
  • 1篇生药
  • 1篇生药学

机构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梅全喜
  • 2篇周洪波
  • 2篇房志坚
  • 2篇田素英
  • 1篇胡莹
  • 1篇陈小露
  • 1篇严寒静
  • 1篇谌攀
  • 1篇徐丹丹
  • 1篇陈婉华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药材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蛇泡簕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概况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以"蛇泡簕"之名使用的中药材品种较为混乱,为正本清源,现对蛇泡簕作考证研究,并对其现代药理药化研究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蛇泡簕相关本草文献记载,同时结合现代市场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结果经本草考证,发现蛇泡簕自古就有用其同属植物粗叶悬钩子Rubus alceaefolius Poir.代用的现象,且该使用习惯沿用至今。结论蛇泡簕药用历史较久,有显著的药理作用,但在明清时期大叶蛇泡簕就被当做蛇泡簕使用,根据历史应用及现实情况,建议将粗叶悬钩子列入蛇泡簕的来源。
胡莹梅全喜
关键词:茅莓本草考证
粗叶悬钩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粗叶悬钩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粗叶悬钩子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醇(Ⅰ)、白桦酸(Ⅱ)、蔷薇酸(Ⅲ)、大黄素甲醚(Ⅳ)、肉豆蔻酸(Ⅴ)、β-谷甾醇(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徐丹丹周洪波房志坚
关键词:粗叶悬钩子化学成分三萜类化合物
粗叶悬钩子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技术对粗叶悬钩子根和茎的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技术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粗叶悬钩子根和茎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4)、杨梅二醇(5)、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6)、N-benzoylphenylalaninyl-N-benzoylphenylalaninate(7)、橙酰胺乙酸酯(8)、蔷薇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罕见地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一个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4)和两个苯丙胺类生物碱(化合物7、8)。
谌攀房志坚严寒静周洪波梅全喜
关键词:粗叶悬钩子化学成分三萜类成分
正交试验法优选芦竹粗多糖水提醇沉工艺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优选水提醇沉法提取芦竹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运用单因素实验测定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料液比(C)、乙醇浓度(D)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化芦竹粗多糖水提醇沉法的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极差大小依次为R_A>R_B>R_D>R_C,因素A是影响粗多糖提取率最关键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提温度10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5,醇沉的乙醇浓度95%,此条件下粗多糖提取率为4.80%。结论:该工艺条件可作为提取芦竹粗多糖工艺的制定依据。
陈文田素英陈婉华
关键词:芦竹多糖正交试验法水提醇沉法
锈毛莓根的生药学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对锈毛莓根的生药学研究,为该药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基础。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等方法研究锈毛莓根的生药学特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锈毛莓根性状、显微鉴别特征明显;其总黄酮含量为102.63 mg/g。结论:锈毛莓根的生药学特征明显,总黄酮含量可作为锈毛莓的质量标准之一。
田素英何汉链梅全喜
关键词:生药学研究
茅莓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013年
目的为研究茅莓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对茅莓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方法主要对近十年来茅莓在化学成分领域一些研究成果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结果茅莓主要含三萜(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汇总了近年来对其主要有效部位如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结论目前对茅莓复杂的化学成分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还不够深入,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陈小露梅全喜
关键词:茅莓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