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LB09056)
- 作品数:2 被引量:56H指数:2
- 相关作者:沈红武洁朱玲英姚楠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C-MS/MS法体外测定肝匀浆液中乌头碱及其代谢产物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肝匀浆液中乌头碱含量的LC-MS/MS方法,评价附子甘草配伍前后在大鼠肝组织匀浆液中的体外温孵代谢情况。方法:对LC-MS/MS法进行验证,并测定不同温孵时间点甘草附子合煎液、附子单煎液加空白大鼠肝匀浆中乌头碱的含量及附子单煎液加甘草诱导后大鼠肝匀浆中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建立的LC-MS/MS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样品分析测试要求。体外温孵6 h后,附子单煎液加空白组代谢率为10.97%,附子甘草合煎液加空白组代谢率为25.42%,附子单煎液加甘草诱导组代谢率为18.99%;体外温孵22 h后,附子单煎液加空白组代谢率为13.05%,附子甘草合煎液加空白组代谢率为47.01%,附子单煎液加甘草诱导组代谢率为32.13%。结论:所建立的LC-MS/MS方法用于大鼠肝匀浆中乌头碱的含量测定,简单、准确、灵敏。甘草与附子配伍后能加快乌头碱在肝脏中的代谢速度,且甘草与附子同时给药比甘草诱导后再给附子药液其乌头碱的代谢速度更快。
- 朱玲英沈红武洁
- 关键词:乌头碱肝匀浆代谢速度
- 甘草与附子配伍对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大鼠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40
- 2011年
- 目的:建立HPLC-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方法,并用于研究大鼠口服3种含附子煎液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药动学变化。方法:3组大鼠分别灌胃附子煎液(A液)、甘草附子单煎合并液(B液)、甘草附子合煎液(C液),附子剂量均为1.5 g/kg,HPLC-MS法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血药浓度,用DAS 2.0数理统计软件分别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甘草与附子配伍后,三种乌头碱的Cmax、AUC均降低,MRT、t1/2均延长,Tmax无明显变化。甘草附子合煎液相比于甘草附子单煎合并液,Cmax、AUC更低,MRT、t1/2更长。结论:甘草能够显著影响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药动学。
- 沈红朱玲英姚楠武洁
- 关键词: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HPLC-MS法药动学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