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605056)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 相关作者:宋付权李画眉刘慈群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油藏注采系统有效性初探
- 传统的油藏工程没有对注采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而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渗透率低,注、采难度大, 需要判断注采系统的有效性。本文从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和油藏工程方法出发,分析了注采井的稳态和非稳态压力分布,以及压力在地层中的传播...
- 宋付权许友生
- 关键词:注采系统低渗透油气藏注水开发不定常渗流油藏工程有效性
- 文献传递
- 具有弱夹层的封闭油藏中的瞬态渗流
- 2007年
- 多层油藏分为层间无窜流的油藏和层间有窜流的油藏。本文研究了层间有弱渗透夹层的两层油藏中两种情形的瞬态渗流,包括单层打开的瞬态渗流和一层注入、一层采出的两层油藏的瞬态渗流。用面积平均方法求出了弱渗透夹层封闭油藏中瞬态渗流的平均压降。分析表明:在渗流前期,层间窜流量逐渐增大,在后期层间窜流量趋于稳定;在单层开采的情况下:初期两层压降不同,非打开层的压降有滞后现象,并且隔层渗透率越小,油井工作强度越弱,滞后时间越长;后期两层压降趋于一致,可以作为一层油藏处理。在一注一采的油藏中,当注采量相同时,两层压降在后期趋于不同的稳定值;当注采量不同时,两层压降在后期趋于一致,但不能达到稳定。
- 宋付权刘慈群
- 关键词:渗流石油开采层间窜流
- 变形介质油藏中的不稳定渗流被引量:13
- 2007年
- 大量实验表明:当油藏生产原油时,随着地层中流体压力的降低,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特别是在异常高压油藏中尤为显著。数据表明多孔介质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压降的变化规律是指数关系,而实际的油藏介质变形是弹塑性的,即变形在流体压力恢复后,变形不可能完全恢复,因此在开发前期一定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地层压力。从流体和多孔介质的本构方程出发,建立液体在变形介质油藏中渗流的微分方程。用解析的方法得到了变形介质中的定常流动的精确解;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无限大油藏、封闭油藏和边水油藏中的不稳定压力,绘制了相应的井底压力曲线。最后分析了封闭变形介质油藏中,定压生产时,油井的产量变化。研究表明:在异常高压的油藏中,必须考虑由介质变形引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
- 宋付权李画眉
- 关键词:变形介质渗流油井生产异常高压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