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科技合作项目(03D103)

作品数:5 被引量:91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志伟潘家华游国庆侯读杰李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盆地
  • 1篇地层
  • 1篇油藏
  • 1篇油藏特征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条件
  • 1篇油气成藏条件...
  • 1篇油气系统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丰度
  • 1篇有效烃源岩
  • 1篇原油
  • 1篇源岩
  • 1篇生物降解
  • 1篇酸值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气系统
  • 1篇前陆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篇游国庆
  • 2篇潘家华
  • 2篇张志伟
  • 1篇童英
  • 1篇侯读杰
  • 1篇汪望泉
  • 1篇程顶胜
  • 1篇李谦
  • 1篇肖开华
  • 1篇张可宝
  • 1篇刘彬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高升北部地区古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高升北部地区是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重要的油气富集区,正确认识高升北部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对于弄清该区的油气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计算机技术对高升北部地区油气成藏的研究表明,高升北部地区具备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较好的烃源岩经历了有机质的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最重要的油气聚集区,储集砂体主要发育在高81井—高70井区带。本区烃源岩有机质的成熟度和储集砂体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油气藏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游国庆潘家华张可宝刘彬肖开华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油气成藏
江汉盆地海相地层有效烃源岩的识别被引量:2
2006年
海相地层或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如何鉴定有机质丰度下限和划分有效烃源岩与非有效烃源岩。江汉盆地海相地层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有机质成熟演化过程中,烃源岩有机碳(TOC)含量不会有明显的降低,有机碳含量是有机质丰度评价的有效地球化学指标。参考国内外有关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结合本区油气显示,该高演化区有效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碳的下限值为0.2%~0.3%,二叠系烃源岩为有效烃源岩。
游国庆潘家华童英
关键词:江汉盆地海相地层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苏丹Muglad盆地区域盖层对油藏特征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5
2006年
苏丹Muglad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右行走滑背景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盆地的主力产层为下白垩统的Bentiu组,上覆的区域盖层是Darfur群,尤其是Aradeiba组的大套泥岩.盆地70%以上的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分布在Bentiu-Darfur成藏组合中.通过地震反演预测了区域盖层的宏观分布,通过对20口探井测井资料的处理确定了盖层的封闭性.对部分井壁取芯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存在宽度达10~30 μm的微裂缝,且这些微裂缝被伊利石或绿泥石等自生矿物充填.原油地球化学分析表明,Bentiu组油藏近中非剪切带原油密度大,生物降解严重;远离中非剪切带处的原油密度正常,生物降解程度降低直至消失.这说明后期的构造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窦立荣张志伟程顶胜
关键词:盖层含油气系统
苏丹福拉凹陷转换带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被引量:25
2007年
Muglad盆地位于中非苏丹共和国南部,是在中非剪切带剪切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被动裂谷盆地。福拉(Fula)凹陷位于Muglad盆地东北部,面积约5000km2。福拉凹陷转换带位于中部构造带,是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该转换带开始形成于早白垩世第一裂谷期,在晚白垩世第二裂谷期,断裂再次活动,转换带基本定型;在古近纪,第三裂谷期对整个转换带构造格局没有大的影响,仅发育了一些调节小断层,使转换带构造复杂化。转换带对油气聚集的影响贯穿油气成藏的整个过程。转换带可以形成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或圈闭;转换带将沉积区分成彼此分隔的洼陷,控制富含有机质沉积物或储集砂体的分布;转换带密集发育的断裂系统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提供通道。
汪望泉窦立荣张志伟李志李谦
关键词:转换带
高酸值原油的成因与分布被引量:33
2007年
原油酸值是表示原油中酸性物质总含量的参数,即中和1g原油所需要的KOH的数量。对世界大量原油酸值进行了调研,并根据酸值的大小将原油划分为正常原油、含酸原油、高酸值原油和特高酸值原油。其中将酸值高于1mg/g的原油称为高酸值原油。根据高酸值原油的成因,进一步划分出原生高酸值原油、次生生物降解型高酸值原油和混合型高酸值原油。研究发现,海相和湖相环境生成的原油,其酸值随生物降解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速率不同,湖相远高于海相。全球高酸值原油主要由生物降解作用形成,主要储量分布在前陆盆地的前缘地带,以大型地层圈闭油藏为主;其次分布在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克拉通盆地含油气系统的边缘和浅层的各种背斜、断块和地层圈闭中。
窦立荣侯读杰程顶胜黎茂稳潘校华
关键词:原油酸值生物降解前陆盆地裂谷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