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GJ2013D16)

作品数:2 被引量:65H指数:2
相关作者:闫召华王彪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因果关系
  • 1篇瑕疵
  • 1篇瑕疵证据
  • 1篇禁实
  • 1篇非法
  • 1篇非法证据
  • 1篇非法证据排除
  • 1篇不行

机构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篇王彪
  • 1篇闫召华

传媒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证据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审前重复供述的排除问题研究被引量:32
2013年
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后,审前重复供述的排除问题浮出水面。从确保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效实施、消极的实证真实发现主义、人权保障以及遏制刑讯的角度看,审前重复供述应该排除。非法取证行为的持续影响效力理论是排除审前重复供述的依据,排除审前重复供述的标准是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与重复供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来说,排除重复供述,需要有刑讯逼供等非法取供行为,且该行为对被追诉人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其供述自由受到了较大限制。排除非法口供后,可反驳地推定重复供述不具有可采性。控方如欲使用重复供述,需要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重复供述可能会遇到诸多障碍,需要通过法官独立司法维护司法公正。
王彪
关键词:因果关系
“名禁实允”与“虽令不行”:非法证据排除难研究被引量:36
2014年
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受到来自排除规则本身及其运行环境的双重羁绊。对非法证据的严苛界定,对瑕疵证据的泛化解释,对重复取证的立法宽容等,使得在规则层面上"排除成为了例外"。而在"亚法治秩序"之下,在不适当的诉讼理念、诉讼构造、诉讼方式的影响下,即便是"排除成为了例外"的规则也没有得到公安司法机关充分的需求回应,立法预期与实践操作差距较大。当前,推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与实施,除应建立起对规则的理性期待并合理调整规则的内容外,关键在于法意识形态的转型及刑事司法权力的优化配置。
闫召华
关键词:非法证据瑕疵证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