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6027)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育烽陈智淦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莎士比亚
  • 1篇生态理想
  • 1篇生态批评
  • 1篇生态情结
  • 1篇生态诗
  • 1篇生态诗学
  • 1篇生态文学
  • 1篇生态意识
  • 1篇圣经
  • 1篇诗学
  • 1篇诗学思想
  • 1篇情结
  • 1篇文明
  • 1篇文学
  • 1篇幻象
  • 1篇回归自然
  • 1篇《老人与海》
  • 1篇《乞力马扎罗...
  • 1篇《圣经》
  • 1篇《暴风雨》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 3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3篇王育烽
  • 3篇陈智淦

传媒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年份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回归自然——《乞力马扎罗的雪》之生态批评
2007年
以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角度解读海明威的优秀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笔者透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个切入点,挖掘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类回归自然的生态思想。
王育烽陈智淦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生态批评文明
海明威的生态情结——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看《老人与海》与《圣经》被引量:21
2007年
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再次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流露出的另一层深刻意义,这部作品表明海明威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其生态意识又是矛盾的。《圣经》的生态矛盾观是海明威形成相互矛盾的生态意识的直接根源,并决定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创作倾向。
陈智淦王育烽
关键词:《老人与海》生态意识《圣经》
历史现实 幻象虚构 生态理想——从《暴风雨》管窥莎士比亚的生态诗学思想被引量:1
2007年
近年来新崛起的生态批评,从自然的视角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鉴于《暴风雨》在莎剧中的地位,从它来探讨莎士比亚在该剧中描绘的当时英国社会历史现实、虚构的幻象图景及作者内心展示的生态诗学思想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莎士比亚在该剧中完美地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自然人相互矛盾的态度:自然人需要人类文明的教化;人类文明卑劣地腐蚀了自然人。
陈智淦王育烽
关键词:莎士比亚幻象生态诗学《暴风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