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晓辉姜凌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生命周期假说
  • 1篇失衡
  • 1篇失衡原因
  • 1篇损失函数
  • 1篇全球失衡
  • 1篇借贷
  • 1篇借贷约束
  • 1篇假说
  • 1篇国际分工
  • 1篇恒久
  • 1篇菲利普斯
  • 1篇菲利普斯曲线
  • 1篇分工

机构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2篇姜凌
  • 2篇王晓辉

传媒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经济学动态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全球化与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1年
过去十多年来,全球呈现低通胀的长期趋势,而描述通胀和产出短期折衷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主要工业国家也变得显著的平坦了。众多学者将此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归功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加速。这其中,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模式的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劳动力的国际迁徙是几种最重要的全球化机制。全球化时代的一国通胀因此不再仅仅取决于国内产出缺口,全球产出缺口的影响力是越来越重要。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最优货币政策因此对通货膨胀问题将给予更多关注,低通胀现象就此成为一种趋势。
姜凌王晓辉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损失函数
全球失衡原因:基于“恒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与国际分工的视角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探讨与整合了导致全球失衡的两种重要微观机制:“恒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与国际分工理论,并采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计量模型(LSDV),利用31个国家1980~2008年相关指标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肯定了借贷约束、股市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医疗福利以及工业增加值等因素对经常账户不同方向与力度的影响。这意味着.全球失衡一方面依旧可用传统的“恒久收入一生命周期假说”视角来解释,缓解全球储蓄过剩与全球失衡的治理措施应该从相关微观机制着手:另一方面,该结论说明全球失衡也是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的结果.各国工业化的差异和演进体现了比较优势原则,全球失衡是全球化时代不可规避的必然现象。
姜凌王晓辉
关键词:全球失衡借贷约束国际分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