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06060)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路福平李玉曹月婷李江贾红红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长双歧杆菌多因素连续驯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双歧杆菌因对外界环境的耐受性较差,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和实际应用。通过对长双歧杆菌进行连续的耐氧、耐酸以及耐胆盐的驯化,使长双歧杆菌对氧、酸以及胆盐的耐受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活菌数和产酸性能都有所提高。耐氧驯化时,通过逐渐增加培养基中的氧分压的方法进行;耐酸驯化时,通过逐渐降低培养基的初始pH的方法进行;耐胆盐驯化时,通过逐渐增加培养基初始胆盐含量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耐氧耐酸驯化后的菌株活菌数能达到9.4×108 cfu/mL,为初始菌的1.92倍;耐胆盐驯化后的菌株在胆盐浓度为0.3%时培养也能保持一定的活菌数,而初始菌株不能存活。
- 曹月婷李玉李江姚盟成路福平
- 关键词:长双歧杆菌耐酸驯化
-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基因组DNA中获得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ransferase,α1,2-fuct)基因,得到大小为906 bp的目的基因,将其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fuct。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25℃,0.1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4 h,并用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可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33 kD的蛋白,与预期分子量一致,说明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表达,应用HPLC法进行酶活检验,酶活达到了13.21 pmol/(mgPr.h)。
- 贾红红李玉刘逸寒王尧梁晓梅路福平
- 关键词: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大肠杆菌
- 乳糖代替IPTG诱导己糖激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1年
- 构建了己糖激酶GLK高效表达的工程菌株BL21(DE3)/pET-glk,考察了乳糖代替IPTG诱导己糖激酶GLK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工程菌对数生长中期(OD_(600)约为1.0)添加终浓度为10g/L的乳糖于25℃的条件下诱导6h能获得最大量的目的蛋白和菌体量,目的蛋白表达量占总蛋白的30.45%,与IPTG诱导条件下的31.12%无明显差异。同时,乳糖诱导后收获的菌体量高于IPTG诱导,显示出了乳糖同样是一种T7启动子的廉价高效诱导剂,可以代替昂贵的IPTG用于己糖激酶GLK的规模化发酵,也为其他重组蛋白的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孔董俊李玉张俊环贾红红路福平杜连祥
- 关键词:己糖激酶乳糖诱导IPTGT7启动子大肠杆菌
- 一株发酵乳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高密度培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自黑龙江鹤岗自制酸菜汁中分离得到两株乳杆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均为发酵乳杆菌并命名为发酵乳杆菌L1和L3,其中L1具有良好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用改良MRS培养基对发酵乳杆菌L17L发酵罐的高密度培养进行了研究,通过补碱和补糖有效克服了发酵过程中产酸和碳源短缺对菌体生长的抑制,最高菌浓可达10.19lgCFU/mL,较分批培养有显著提高,为发酵乳杆菌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李江李玉曹月婷荆玮董逸楠路福平
- 关键词:发酵乳杆菌耐酸分批补料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