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10RFQQSO60)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任莉娜杜溪乔张炳丽怀清杰梁英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组轮状病毒G3型哈尔滨地方株VP7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国A组轮状病毒G3型哈尔滨地方株与标准株及国内外部分地区G3型地方株VP7蛋白基因序列的差异,为轮状病毒疫苗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研发与应用提供资料。方法:通过一步法RT-PCR获得了6株轮状病毒哈尔滨地方株VP7蛋白的cDNA片段,,对其进行扩增、克隆、测序,用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6株哈尔滨地方株VP7蛋白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9.4%~100%;与G3标准株Crw-8的同源性为94.2%;与G1、G2、G4标准株比对变异较大(75.2%~82.2%);哈尔滨地方株氨基酸序列在aa108、aa266、aa268、aa278位点的变异完全相同。结论:6株轮状病毒G3型哈尔滨地方株来源于相同的一支G3型轮状病毒毒株。
- 任莉娜李萍张崇华梁英怀清杰杜溪乔刘晓慧
- 关键词:A组轮状病毒G3VP7蛋白
- 2007-2012年哈尔滨地区G1型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了解哈尔滨地区G1型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选取2007-2012年哈尔滨地区33株G1型A组轮状病毒标本,采用半巢氏PCR进行G1型鉴定,并对VP7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及进化树的绘制.结果 33株哈尔滨地方株VP7基因均为1062个碱基,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5.7%~100%;33株哈尔滨地方株根据进化树分为四簇,其中Ⅰ簇17株,Ⅱ簇12株,Ⅲ簇、Ⅳ簇各2株.在氨基酸水平上,Ⅰ簇与其他三簇的整体差异位点为aa75(V→I),Ⅱ簇哈尔滨地方株变异比较活跃,Ⅱ簇、Ⅲ簇哈尔滨地方株具有一定的中国地方性,Ⅳ簇参考株均来自东南亚地区;2007年的哈尔滨地方株VP7蛋白变异位点最多,2008年次之,2010年-2012年哈尔滨地方株主要集中在Ⅰ簇.结论 33株轮状病毒G1型哈尔滨地方株可分为四个分支,Ⅰ簇是优势分支,且随着监测年份的变化Ⅰ簇所占构成比逐渐增加.
- 任莉娜杜溪乔王建王宇张炳丽宋晓琳
- 关键词: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
- 2010年哈尔滨地区A组轮状病毒VP7G血清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2010年哈尔滨地区A组轮状病毒VP7G血清型的流行趋势,发现2010年的主要流行株。方法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2010年随机采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3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进行VP7蛋白检测和G血清型分型。结果 108份标本,检出RVVP7阳性61份(阳性率为56.48%);对61份毒株进行G型分型鉴定,G1型36株(59.06%),G3型11株(18.03%),G4型1株(1.64%),G9型3株(4.92%),G1+G3型4株(6.56%),G1+G4型2株(3.28%),未分型4株,G2型未检出,G1型为主。结论本年度G1型是主要流行毒株。
- 任莉娜王健李萍梁英怀清杰张炳丽
- 关键词:A组轮状病毒VP7蛋白流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