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12Z112)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静孙玉德田兆硕王广德史红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电致发光
  • 3篇有机电致发光
  • 3篇发光
  • 2篇电致发光器件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发光器件
  • 2篇ITO
  • 1篇电子传输
  • 1篇氧化剂
  • 1篇锰酸钾
  • 1篇空穴
  • 1篇空穴传输
  • 1篇高锰酸钾
  • 1篇高锰酸钾溶液
  • 1篇白光
  • 1篇白光OLED
  • 1篇NPB
  • 1篇ALQ3
  • 1篇表面处理
  • 1篇掺杂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田兆硕
  • 3篇孙玉德
  • 3篇王静
  • 1篇史红
  • 1篇曲延滨
  • 1篇孙正和
  • 1篇王广德
  • 1篇张兴宝
  • 1篇张延超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固体电子学研...
  • 1篇半导体光电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用高锰酸钾处理ITO表面制备的白光OLED
2010年
采用多层结构制备了色纯度很好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将清洗后的ITO玻璃样片在质量分数为0.005%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15min。将处理后的ITO玻璃样片与没有经过高锰酸钾溶液处理的ITO玻璃样片,在同一条件下,采用同样的结构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果表明,处理前后所制备的器件的性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处理后的白光器件的效率提高了16%,亮度提高了近29%。
王静田兆硕孙玉德孙正和张延超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白光高锰酸钾溶液表面处理
用KMnO_4处理ITO表面制备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3
2009年
用氧化剂KMnO4溶液处理ITO表面制备了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将涂有ITO的玻璃薄片浸泡到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并对玻璃薄片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处理,结果发现,随着KMnO4浓度和超声时间的不同,器件的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优化发现,当KMnO4浓度为0.005wt%超声时间为15min时,器件的亮度提高1倍多,开启电压也有明显降低,器件的效率提高了近51%。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对ITO表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经过KMnO4溶液处理后的器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了;同时,KMnO4溶液的强氧化性提高了样片的表面活性,从而使器件的性能得以提高。
王静王广德史红田兆硕孙玉德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氧化剂
在NPB中掺杂Alq3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2009年
在空穴传输层N,N′-diphenyl-N,N′-bis-1-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NPB)中掺杂电子传输材料Aluminium-tris-8-hydroxy-quinoline(Alq3)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掺杂浓度低于5%时器件仍为蓝光发射,但与同等结构没有掺杂的器件相比,蓝光器件的亮度提高了近20%,达到了12460cd/m2,外量子效率提高了15.5%。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光谱发生了从蓝光到绿光的红移,这种掺杂方案能够改善空穴和电子的注入平衡,使得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能够有效地复合,器件的色度、亮度和效率都有了相应的改变。
王静王静田兆硕孙玉德张兴宝
关键词:空穴传输电子传输掺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