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3005869)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文斌章萍钱光人王天琪孙凯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底泥
  • 2篇上覆水
  • 2篇上覆水体
  • 2篇水体
  • 2篇煤渣
  • 2篇COD
  • 2篇H-
  • 1篇药剂
  • 1篇有机改性
  • 1篇稳定化
  • 1篇硝基
  • 1篇硝基苯
  • 1篇改性
  • 1篇
  • 1篇
  • 1篇LDH

机构

  • 3篇南昌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篇钱光人
  • 3篇章萍
  • 3篇周文斌
  • 2篇王天琪
  • 1篇万金保
  • 1篇孙凯旋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性钙铝LDH对水中硝基苯和萘的吸附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解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改性的钙铝LDH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体中硝基苯和萘的吸附性能,结合有机钙铝LDH的结构特征和有机质含量,对有机改性前后钙铝LDH分别对硝基苯、萘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线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有机钙铝LDH层间距为3.25 nm,有机质含量约为45%。提出了有机改性后的钙铝LDH对硝基苯和萘的吸附率增强,且萘的吸附效率高于硝基苯;有机钙铝LDH对非离子型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机理主要为分配作用。
章萍钱光人王天琪孙凯旋周文斌
关键词:有机改性硝基苯
膨润土、煤渣在稳定底泥中对上覆水体及底泥pH-Eh-COD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静态模拟试验,选取膨润土、煤渣为帽封材料,研究两者覆盖于河水底泥表层后各体系上覆水体及底泥的pH、氧化还原电位(Eh)、有机含量指标在60d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底泥表层覆盖膨润土或煤渣后,上覆水体中的pH约为7.5,Eh在80~110mV波动,均未造成持久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它们的吸附性能使得上覆水体CODn在反应周期里有所减少。膨润土存在体系,其底泥pH在反应周期里呈下降趋势,Eh呈上升趋势,底泥有机质去除率在25%左右。而煤渣帽封于底泥上,其底泥pH、Eh在反应周期里均呈上升趋势,底泥有机质去除率约为19%。
章萍王天琪钱光人周文斌万金保
关键词:底泥上覆水体
底泥煤渣帽封与药剂投加联用原位稳定化技术对上覆水体及底泥pH-Eh-COD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将底泥有机物原地稳定化处理技术中药剂投加法和帽封法结合,研究以煤渣为帽封材料,苏州河底泥中分别投加零价铁(Fe0)及硝酸钙的实验里各体系上覆水体及底泥的pH、氧化还原电位(Eh)、有机含量在60 d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煤渣帽封下,底泥中投加Fe0或硝酸钙后上覆水体pH均在8左右,Eh呈下降趋势,投加Fe0后对上覆水体COD的影响较硝酸钙小,但均不会对上覆水体水质产生持久、较大的影响。从底泥有机质的去除率上来看,Fe0-煤渣帽封体系在反应周期里有机质的去除率约55%,而硝酸钙-煤渣帽封体系底泥有机质的去除率在27%左右。以Fe0-煤渣帽封材料复合体系运用在底泥原地稳定化帽封技术中降解有机物更为合适。
章萍钱光人王天琪周文斌
关键词:上覆水体底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