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6Z362)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朱校斌王新亭于艳卿苏营营李超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光催化
  • 3篇催化
  • 2篇盐度
  • 2篇浓海水
  • 2篇纳米
  • 1篇性能表征
  • 1篇悬浮颗粒物
  • 1篇学成
  • 1篇汛期
  • 1篇药品
  • 1篇英文
  • 1篇溶剂
  • 1篇生物吸附
  • 1篇铜离子
  • 1篇中浓
  • 1篇综合利用
  • 1篇脱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活性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1篇朱校斌
  • 7篇王新亭
  • 5篇于艳卿
  • 4篇邹晓兰
  • 4篇苏营营
  • 4篇李超峰
  • 3篇杨沛珊
  • 3篇邓莉萍
  • 3篇张宁
  • 3篇苏华
  • 2篇郭书举
  • 2篇李丽丽
  • 1篇周利
  • 1篇袁兆慧
  • 1篇史大永
  • 1篇韩丽君
  • 1篇李红
  • 1篇李敬
  • 1篇秦洁
  • 1篇杨佩珊

传媒

  • 4篇海洋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Chines...
  • 1篇海洋通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Chines...
  • 1篇Chines...
  • 1篇盐业与化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wo new bromoindoles from red alga Laurencia similis
2009年
Two new bromoindole alkaloid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red alga Laurencia similis.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1D and 2D NMR technique), their structures have been elucidated as 2,2',5,5',6,6'- sixibromo-3, 3'-bi-lH-indole and 3, 5-dibromo-1-methylindole, respectively.
Hua SuZhao Hui YuanJing LiShu Ju GuoLi Ping DengLi Jun HanXiao Bin ZhuDa Yong Shi
海水为溶剂合成纳米粉煤灰沸石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2
2012年
以海水为溶剂,采用熔融法合成了纳米粉煤灰沸石。粉煤灰与NaOH的质量比为1:1.2,熔融温度550℃,熟料质量与海水固液的体积比为1:5(g/mL),晶化温度100℃,晶化时间6h。通过仪器分析和化学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形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产物的矿物组成、形貌、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产物为NaX型沸石和羟基方钠石的复合型沸石,海水晶化粉煤灰通过碱熔融法得到沸石质量优于传统水热法。合成沸石的性能和各项应用指标表明,所合成的沸石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于艳卿邹晓兰李超峰朱校斌
关键词:粉煤灰沸石
纳米TiO_2/硅藻土光催化降解蒽醌染料废水的研究被引量:29
2009年
为提高光催化剂的稳定性,选取硅藻土为载体,以钛酸四异丙酯为前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硅藻土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以蒽醌染料弱酸性艳蓝RAW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TiO2/硅藻土的光催化活性、最佳pH值范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型,平均粒径11nm,通过控制硅藻土加入量可以得到负载均匀的光催化剂.所制备的TiO2/硅藻土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对弱酸性艳蓝RAW的降解效果好于商品DegussaP25型TiO2,最佳pH值为4.0.该催化剂性质稳定,重复使用15次后,催化活性仅降低12.4%.
苏营营于艳卿杨沛珊王新亭朱校斌
关键词: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物光催化
海水淡化中浓海水的综合利用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张宁苏营营苏华邓莉萍李丽丽杨沛珊王新亭朱校斌
关键词:海水淡化综合利用中浓高盐度
齐藤凹顶藻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齐藤凹顶藻Laurencia saitoi化学成分,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1D和2D 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从齐藤凹顶藻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aplysistatin(1),5-acetoxy-palisadinB(2),palisadin B(3),palisadin A(4),pacifigorgiol(5),豆甾-4-烯-3α,6β-二醇(6),2,3,5,6-四溴-吲哚(7),其中化合物1~5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6为甾醇类化合物,化合物7为四溴取代的吲哚类化合物。对化合物在人肿瘤细胞株Bel-7402,BGc-823模型上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定,IC50均大于10μg.m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分离得到,但对人肿瘤细胞株Bel-7402,BGc-823均无明显活性。
苏华袁兆慧李敬郭书举韩丽君朱校斌史大永
关键词:化学成分细胞毒活性
纳米Cu_2O/珍珠贝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1年
以煅烧后的珍珠贝壳为载体,采用原位水解法制备出纳米Cu2O/珍珠贝壳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活性大红染料B-3G的脱色实验对光催化材料的活性进行讨论,并采用XRD、SEM、EDS、FT-IR和UV-Vis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1050℃煅烧的珍珠贝壳为载体制备的纳米Cu2O/珍珠贝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强.Cu2O颗粒产率高且呈椭球状,平均粒径为20 nm;水解负载过程中,Cu2O颗粒与珍珠贝壳载体间形成了新的化学键.纳米CuO/珍珠贝壳复合材料对紫外光及可见光均有良好的吸收.
邹晓兰朱校斌于艳卿李超峰李红王新亭周利郭书举
关键词:光催化
浓海水冷冻脱盐技术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实验室冷冻离心实验,研究了浓海水的冷冻脱盐技术。实验研究了离心转速对冰冻的浓海水的脱盐和脱除钙镁离子的影响,并对多步冷冻脱盐前后余冰和浓海水的盐度分别进行分析,以及利用ICP-MS对其主要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离心转速变化对冰冻浓海水脱盐、脱除钙镁离子的影响显著。各实验离心转速条件下,脱盐和脱除钙镁离子均有较好效果,脱除率均达到88.5%和87.4%以上。随着离心转速的提高,脱盐率提高,转速4000r/min达到最大,但是其变化幅度减小,进一步提高转速对脱盐率和钙镁离子脱除率的提高影响不大。经过多步冷冻脱盐发现,一次冷冻离心分离,得到的余冰的盐度脱除达到99.0%。通过与原浓海水离子含量相比,钾钙钠镁等主要离子含量降低为原浓海水的3%以下。而多步离心分离之后,得到的浓海水的盐度达到原浓海水的3.3倍。每步实验,均有低盐度、低离子含量的冰生成,冰的产量达到被处理的浓海水总体积的2/3以上。
张宁苏营营王新亭朱校斌
关键词:浓海水脱盐冷冻法ICP-MS
硅胶固定的褐藻渣对重金属Cu^(2+)吸附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褐藻渣是褐藻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容易破坏水体生态平衡。本研究用硅胶固定的褐藻渣吸附重金属Cu2+,并对其吸附特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吸附pH、Cu2+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均有很大的影响。该吸附材料对初始浓度在2.0 mmol/L以下的Cu2+溶液吸附率可达85%,25℃时最大吸附容量在0.7~0.8 mmol/g之间;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Dubimim-Radushkevich方程,基本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限速步骤是化学吸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硅胶固定的褐藻渣可以用于吸附Cu2+,其成本低廉,选择性好。
杨沛珊于艳卿李超峰邹晓兰王新亭朱校斌
关键词:生物吸附固定化CU2+
冷冻离心法处理浓海水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冷冻离心法处理浓海水样品,并对处理前后各个水样主要离子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多步冷冻离心,处理后的冰的主要离子含量仅为原水浓度的2%左右,而经过多次分离后的浓海水各种离子高度富集,盐度、主要离子含量均比原水样增高3倍以上。
张宁苏营营苏华邓莉萍李丽丽杨佩珊王新亭朱校斌
关键词:浓海水盐度
汛期黄河下游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及其对铜离子的模拟吸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跟踪2004年6月19日至7月13日实施的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工程,2004年7月21日于东营胜利黄河大桥站位采集水样。对黄河下游悬浮物浓度、粒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天本站位悬浮物质量浓度为1.43 g/L,悬浮颗粒物粒度在63μm以下部分累积分布占99.3%。作者模拟汛期黄河下游河水的悬浮物浓度、年平均水温及pH,研究悬浮物对重金属Cu2+的吸附规律,并探讨了悬浮物浓度及盐度对吸附的影响。Cu2+在水体中会由于水解、絮凝、沉淀、络和等损失一部分,在研究吸附时对此部分进行了扣除。水体悬浮颗粒物对重金属Cu2+的吸附等温线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随悬浮物浓度的增加,其对Cu2+的吸附容量增大,吸附量减小。悬浮物浓度、pH一定时,在盐度为0~5时,吸附量随盐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当盐度在5~25时,吸附量基本不变。
邓莉萍朱校斌王新亭秦洁
关键词:汛期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铜离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