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KJ951-B1-606)
-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陈衍冯佑民许根俊唐月华王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胰岛素的体外折叠:折叠中间体的鉴定及其折叠途径
- 2007年
- 在单链胰岛素体外折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胰岛素的体外折叠过程.在胰岛素的折叠过程中捕捉到6个主要的折叠中间体,分别命名为P1A,P2B,P3A,P4B,P5B和P6B.中间体的折叠实验证明6个中间体都能最终折叠成胰岛素.在中间体的鉴定和分析以及推断的过渡态中间体形成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胰岛素体外折叠的两步折叠途径.(ⅰ)在折叠过程的早期,完全还原的胰岛素,即A链和B链各自形成中间体:2个A链中间体(P1A和P3A),4个B链中间体(P2B,P4B,P5B和P6B).(ⅱ)在进一步的折叠过程中,推断相继产生3个过渡态中间体:首先,中间体P3A通过分子内巯基/二硫键交换反应形成过渡态中间体Ⅰ,该中间体含有1个天然二硫键A6-A11和2个巯基分别位于A7和A20;然后,过渡态中间体Ⅰ的巯基和P4B或P6B上的巯基通过氧化反应(主要以折叠体系中的GSSG为氧化剂)分别形成含有2个天然二硫键的过渡态中间体Ⅱ和Ⅲ;最后,过渡态中间体Ⅱ和Ⅲ通过分子内巯基/二硫键交换反应形成第3个天然二硫键,完成胰岛素体外折叠.
- 唐月华王帅陈衍许根俊冯佑民
- 关键词:胰岛素二硫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