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6BYY016)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殷国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考察二则被引量:3
- 2008年
- 《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之一是近指代词"兹"、"时"、"斯"偶见。通过对今文《尚书》等另外11部上古文献的考察表明:《吕氏春秋》中,近指代词"兹"、"时"偶见,只不过是作者在叙述古事时刻意仿古而已;而近指代词"斯"偶见,除了"世代之别"之外,还有地域方言的原因。《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之二是"登自鸣条"句偶见。再通过考察甲骨卜辞、金文,以及《尚书》等另外13部上古文献,证明了在《吕氏春秋》时代,以"自"为介,记从来之处者,"登自鸣条"句(B式)只是历史的残余而已;"自源点位移"的基本形式由B式演化为A式,是一种历时的演变,是介词短语语序的变更;而决定"自"字短语前移的,是临摹原则在起作用。
- 殷国光
- 关键词:吕氏春秋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