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09LC03)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全起周勋波陈雨海齐林刘岩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冬小麦
  • 6篇小麦
  • 2篇水分
  • 2篇灌溉
  • 1篇氮量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冬小麦幼苗
  • 1篇冬小麦籽粒
  • 1篇幼苗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理指标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水分特征
  • 1篇水力提升
  • 1篇水资源

机构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篇李全起
  • 3篇陈雨海
  • 3篇周勋波
  • 2篇高会军
  • 2篇刘岩
  • 2篇齐林
  • 1篇韩惠芳
  • 1篇赵丹丹
  • 1篇刘孟雨
  • 1篇董宝娣
  • 1篇余松烈
  • 1篇董浩
  • 1篇杨国敏
  • 1篇沈加印
  • 1篇史凯方
  • 1篇曹永雷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冬小麦幼苗水力提升及与相关生理指标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在室内条件下,监测了发芽后30 d冬小麦幼苗在蒸馏水及Hoagland营养液培养条件下夜间水力提升的数量及其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根干质量、茎叶干质量以及根/茎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幼苗夜间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00:00达到最高。蒸馏水处理和Hoagland营养液处理的平均夜间蒸腾速率分别为2.34和1.85 mmolH2O/(m2.s)。从20:00到次日06:00,Hoagland营养液处理的冬小麦幼苗水力提升量为32.84mg/株,显著高于蒸馏水处理的13.68 mg/株。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幼苗夜间水力提升量与蒸腾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根/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和气孔导度无相关关系。可为冬小麦水分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史凯方曹永雷李全起
关键词:冬小麦水力提升蒸腾速率根系
灌溉频次和时期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8
2010年
为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的节水灌溉模式,2006—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冬小麦品种科农9204为试验材料,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条件下,研究了灌溉次数和灌溉时期对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相关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一次灌溉分别有利于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千粒重的形成或提高;两次灌溉处理中,以拔节和抽穗期各灌60mm处理籽粒产量最高,籽粒蛋白质产量有随灌溉时期后移而降低的趋势;冬小麦生育期间随灌溉次数增多和灌溉时期后移,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等均显著降低。综合考虑冬小麦的籽粒产量、WUE、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条件下,以拔节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为宜。
韩惠芳李全起董宝娣刘孟雨
关键词:灌溉冬小麦
不同种植模式麦田水资源利用率及边际效益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选用山东省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20+40"大小行、"20+40"沟播、"20+40"垄作以及常规等行距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大小行、沟播和垄作种植模式的最大产量分别为7 778.6、7 624.8、8 684.6和8 893.7 kg/hm2,表明沟播和垄作都具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潜力,但在获得最大产量时,垄作的蒸散量比沟播提高了76.6 mm。沟播和垄作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等行距和大小行,但沟播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在产量和蒸散量分别为7 858.8 kg/hm2和407.5 mm时获得,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种植模式。综合考虑各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以灌拔节和抽穗水条件下沟播的净收益最高,其产量为8 186.3 kg/hm2,灌溉量为120 mm,蒸散量为423.5 mm,水分利用效率为19.3 kg/(hm2.mm)。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沟播是最适合在山东省推广的冬小麦节水种植模式。
李全起陈雨海周勋波余松烈
关键词:冬小麦水资源利用率
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和三种施氮量组合,探讨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20 cm+40 cm"沟播(沟播)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荧光参数与叶绿素含量指数(CCI),从而维持较好的叶片光合生理功能。沟播光能利用率平均值显著高于平作大小行与等行距。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冬小麦Pn、荧光参数与CCI等生理指标,光能利用率也随之提高。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指标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超过种植方式。
高会军周勋波齐林杨国敏董浩刘岩陈雨海
关键词:冬小麦施氮量光能利用率
灌溉频率对冬小麦产量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1
2011年
为了探讨中国北方冬小麦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采用了3种灌溉处理:在拔节期一次灌溉120mm,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及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各灌溉40mm,研究了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情况下,灌溉频率对冬小麦产量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的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显著提高乳熟期和蜡熟期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显著提高了乳熟期和蜡熟期旗叶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以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增产的原因在于穗数的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情况下,以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为宜。
李全起沈加印赵丹丹
关键词:灌溉水分冬小麦
冬小麦种植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在同一种植密度下,设3种种植模式,包括25 cm等行距平作、"20+40"大小行平作和"20+40"沟播。研究了冬小麦沟播和平作种植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40"沟播产量显著高于平作;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沟播处理RWC、Ψw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等行距和"20+40"平作处理;另外,"20+40"沟播还能明显提高冬小麦田土壤贮水量,减少总耗水量,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增加了冬小麦产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各水分指标,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减小了各种植模式间差异。"20+40"沟播在灌水135 mm条件下既保障产量又较等行距节水25%。由此表明,冬小麦"20+40"沟播可改善叶片水分状况,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齐林陈雨海周勋波刘岩高会军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特征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