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2011)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慧娟张书阳赵雪丽程俊贞吴志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融合蛋白
  • 1篇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增强
  • 1篇鸡干扰素
  • 1篇法氏囊
  • 1篇法氏囊病
  • 1篇法氏囊病病毒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病毒
  • 1篇传染
  • 1篇传染性
  • 1篇传染性法氏囊
  • 1篇传染性法氏囊...
  • 1篇传染性法氏囊...

机构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动物疫...
  • 1篇许昌市动物疫...

作者

  • 1篇刘毅
  • 1篇杨晓璐
  • 1篇闫若潜
  • 1篇赵明军
  • 1篇刘梅芬
  • 1篇吴志明
  • 1篇程俊贞
  • 1篇赵雪丽
  • 1篇张书阳
  • 1篇陈慧娟

传媒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重组鸡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体内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研究原核表达的鸡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Linker-ChIL-2)在SPF鸡体内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株与rChIFN--Linker-ChIL-2同时接种21日龄SPF鸡,并分别通过临床观察和攻毒后(dpc)不同时间IBDV排毒率、带毒时间、在不同组织器官的动态分布及其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的检测以评价该重组融合蛋白抗IBDV的效果。结果显示:与IBDV攻毒对照组相比,融合蛋白与IBDV同时接种组鸡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典型症状维持时间及排毒率、外周血持续带毒时间和不同组织器官带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试验组鸡的IBDV抗体水平于7 dpc^42 dpc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然而,其血清中ChIFN-α、ChIFN-γ、ChIL-2、ChIL-6和ChIL-4表达水平(3 dpc^21 dpc)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增殖活性(7 dpc^21 dpc)、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7 dpc^14 dp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可以通过上调机体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增强鸡体PBLC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等方式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
程俊贞闫若潜吴志明赵明军闫志玲刘梅芬赵雪丽孔刚锐陈慧娟杨晓璐张书阳刘毅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免疫增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