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33)

作品数:38 被引量:633H指数:17
相关作者:朱筱敏董艳蕾潘荣朱世发赵东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7篇凹陷
  • 16篇盆地
  • 10篇储层
  • 9篇三角洲
  • 8篇沉积学
  • 7篇地层
  • 7篇浅水
  • 7篇古近系
  • 6篇地震沉积学
  • 5篇浅水三角洲
  • 5篇层序
  • 5篇成岩作用
  • 4篇陆相
  • 4篇湖盆
  • 4篇巴什基奇克组
  • 4篇白垩系
  • 4篇层序地层
  • 4篇冲断带
  • 3篇地层切片
  • 3篇地震

机构

  • 3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长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化中原...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美国德州大学

作者

  • 37篇朱筱敏
  • 11篇董艳蕾
  • 9篇潘荣
  • 7篇朱世发
  • 6篇赵东娜
  • 6篇刘芬
  • 5篇张剑锋
  • 5篇谈明轩
  • 5篇魏巍
  • 4篇吴冬
  • 4篇王星星
  • 3篇李顺利
  • 3篇邸宏利
  • 3篇刘强虎
  • 3篇李勇
  • 3篇贺敬聪
  • 3篇李洋
  • 2篇蒋飞虎
  • 2篇王瑞
  • 2篇国殿斌

传媒

  • 6篇古地理学报
  • 5篇沉积学报
  • 4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2015年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物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Acta G...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积学研究热点与进展:第32届国际沉积学会议综述被引量:22
2016年
第32届国际沉积学会议(32nd IAS Meeting of Sedimentology)于2016年5月23—2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综述研究表明,会议研究热点为陆相沉积环境、浅水沉积与滨岸潮汐、深水沉积与事件沉积、碳酸盐与化学岩沉积、沉积过程与盆地分析、成岩作用与油气储集层等研究领域。会议主要研究进展表现为:波浪再悬浮作用(wave resuspension)与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s)是陆架边缘斜坡快速进积的主要因素;海啸发生周期为14~35ka,后积层理(backset-bedding)为海啸沉积识别标志;海底滑坡多由海底地震、天然气水合物泄露等触发,其块状搬运沉积物(MTD)包括滑塌头部、滑动底面、滑塌主体以及滑塌后期浊流沉积;玄武岩等基岩的风化作用提供硅与富镁碱性水,有利于菱沸石与白云石的形成;受构造作用影响,隆起剥蚀区与沉积区可互为转化;物源性质、供给量及搬运或分散过程控制了沉积面貌(源汇系统);构造活动直接控制可容纳空间变化、地貌变化、源区剥蚀速率、沉积物供应速率等。最后,本文对比了中外沉积学发展差异,讨论了中国沉积学发展方向。
朱筱敏李顺利潘荣谈明轩陈贺贺王星星陈锋张梦瑜侯冰洁董艳蕾
关键词:碳酸盐沉积
江苏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地震沉积学被引量:3
2015年
江苏高邮凹陷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但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砂体沉积厚度薄,横向变化快。根据地震沉积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运用90°相位转化、分频处理、属性优选及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储集砂体进行了识别与描述。通过对典型地层切片进行精细地质解释与标定,明确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并最终建立了适用于断陷湖盆沉积充填的沉积模式。
赵东娜朱筱敏梁兵马英俊薄永德吴冬刘芬孙书洋
关键词:戴南组地震沉积学滑塌浊积扇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砂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成岩期次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0
2015年
通过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碎屑岩储层中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结果表明,根据碳酸盐胶结物的组分和结构,从矿物学和成岩序列的角度,可划分出三期胶结物类型,分别是Ⅰ期泥晶方解石、Ⅱ期含铁方解石,以及Ⅲ期的铁方解石、白云石及少量铁白云石。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Ⅰ期泥晶方解石胶结物形成于常温常压中,主要从过饱和的碱性湖水介质中析出,形成于早成岩阶段A期,早于压实期,对孔隙的形成起到保存作用;Ⅱ期铁方解石形成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受控于埋藏过程中的水岩作用影响,其中的碳酸根来源于有机酸脱羧产生的CO_2,而Ca^(2+)和Fe^(3+)来自长石类颗粒的溶解和黏土矿物的转化,该期胶结物主要充填在残余原生粒间孔和各类次生溶孔中,对储层以破坏作用为主;Ⅲ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形成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环境由弱酸向弱碱性转化,黏土矿物转化释放Mg^(2+)和Fe^(3+),其中Fe^(3+)被烃类还原成低价铁,为Ⅲ期含亚铁碳酸盐胶结物提供了充足来源,该期胶结物与Ⅱ期胶结物类似,对储层形成也属于"破坏型成岩作用"。
魏巍朱筱敏国殿斌费李莹苏惠蒋飞虎谈明轩吴陈冰洁
关键词:下白垩统砂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储层成岩查干凹陷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物源区构造属性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区的构造属性和物源方向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存在不确定性。为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文中选择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长6沉积期的砂岩,通过对岩矿特征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配分模式分析,研究了物源区的母岩构造属性及不同地区的母岩差异性。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长6沉积期母岩主要来自火山弧物源区及与褶皱逆冲相关的过渡大陆物源区,但是研究区西部环县、演武地区长7—长6沉积期的部分物源还有来自稳定克拉通的陆块物源区,展示出差异性。砂岩稀土元素丰度分析发现,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元素负异常,反映源区主要与花岗质地壳物质有关,以含较多的长英质岩性为特征。将陇东地区东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南部的样品与盆地周缘古陆各类岩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进行了对比,发现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既普遍具有右倾的特征,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各地区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能与盆地周缘古陆匹配良好,反映了母岩来源与构造属性的差异性。
朱筱敏刘芬朱世发徐黎明牛小兵梁晓伟
关键词:稀土元素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物源体系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Es3L)作为重要储集层段,勘探潜力巨大,精细刻画三合村洼陷沙三下亚段物源体系对沉积体系重建、有利区带预测具重要意义。采用古地貌宏观区分物源区与沉积区,并精细刻画西南部与南部物源通道(I^VI号),运用岩心、岩屑组成特征明确沉积区沉积相类型及原始物质成分,通过地震属性与地层切片精细描绘沉积区内"源-汇"配置及时空演化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三合村洼陷古物源体系进行综合刻画。结果表明,洼陷西南部斜坡区(约3°)物源来自陈家庄凸起西段(I、II号沟槽输导),相对富砾,以碳酸盐岩岩屑为主;南部坡折区(约8°)物源来自于陈家庄凸起东段(III^VI号沟谷输导),相对富砂,发育单晶石英或多晶石英颗粒。平面上,沉积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规模与物源通道的宽深比及延伸距离呈正相关,垂向上,低位体系域(LST)形成扇体规模远大于高位体系域(HST)扇体,且交汇区物源体系由南部向西南部迁移转化。
王云鹤刘强虎朱筱敏朱世发蒋龙耿名扬蒋宇冰张玉亮刘营
关键词:物源分析地层切片
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陵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分析,针对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陵三段开展了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将陵三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在其内部进一步识别出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1—S8)。陵三段发育海湾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可细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内前缘、三角洲外前缘和前三角洲4种沉积亚相。该沉积体系自下而上受海洋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垂向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以河流作用为主(S1—S4),中期为河流和海洋波浪混合作用(S5),晚期逐渐过渡到以潮汐作用占主导(S6—S8),每一个阶段呈现了辫状河三角洲不同的沉积作用方式和独特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是控制基准面旋回及海湾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的主要因素。
李洋朱筱敏赵东娜董艳蕾张明君吴冬杨朝强王庆帅
关键词:崖13-1气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辫状河三角洲
隐性前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肃宁地区为例被引量:66
2015年
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肃宁地区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综合解释资料,开展隐性前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研究,并总结隐性前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肃宁地区古近系沙-上亚段(Es1s)一东三段(Ed3)可识别出8个四级层序,反映湖平面周期性变化。从湖心向湖岸、从湖侵域向高位域,泥岩由灰色变为红色,显示湖水由深变浅。地震反射结构指示湖水变浅:Esl。(SQV3)叠瓦状前积厚度显示湖心水深40~60m;随后叠瓦状前积结构消失,演变为亚平行结构(SQV4-SQV6),反射连续性逐渐变差,反映水深不超过30m。岩心、测井曲线和地层切片分析揭示,与Es1s的SQV3叠瓦状前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体系不同,Es1s的SQV4-sQv6为隐性前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体系,地震沉积学响应特征主要为分带向湖盆中心推进的河道状和垛状地貌体系,指示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垛状体沉积。
曾洪流赵贤正朱筱敏金凤鸣董艳蕾王余泉朱茂郑荣华
关键词:饶阳凹陷渤海湾盆地
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发育与实例分析被引量:70
2013年
通过总结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结合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对浅水三角洲特征及其分类方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供源体系可将浅水三角洲划分为浅水扇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的发育需要稳定的构造背景、盆广坡缓、古水体浅、湖平面升降旋回变化、气候适宜、砂质底载荷河流供源充足等有利地质条件;浅水三角洲具有粒度粗、沉积水动力强的沉积特点,单砂体薄、复合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发育分流河道、河口坝难以保留,垂向上相序不连续、缺乏传统三角洲三层式结构等特征。实例研究表明: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属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其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发育交错层理等强水动力沉积构造和间断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改道频繁、砂体纵横叠置、厚度大、延伸远,有利于构成岩性油气藏。
朱筱敏潘荣赵东娜刘芬吴冬李洋王瑞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地质学进展被引量:46
2016年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含油气盆地沉积地质学的主要进展,探讨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系统论述粗粒沉积体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滩坝沉积体系、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细粒沉积体系、碳酸盐岩礁滩沉积体系、混积沉积体系、微生物岩、地震沉积学、沉积物理模拟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沉积学的发展在微生物岩、沉积模拟方法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指出原型盆地沉积面貌和古地理格局恢复、重大构造变革期的多尺度构造古地理恢复、沉积学新理论在古老深埋老地层砂体发育规律及其与深埋新地层砂体发育规律的差异性解释中的应用、中国特色沉积体系组合和沉积模式的建立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指出未来在源-渠-汇、沉积动力学、区域中国沉积学等沉积学理论和地震沉积学、沉积模拟研究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朱筱敏钟大康袁选俊张惠良朱世发孙海涛高志勇鲜本忠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滩坝混积岩微生物岩
基于岩石物理的致密碎屑岩气藏岩性及流体概率预测被引量:18
2015年
我国致密碎屑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由于致密气藏埋深较大,目的层地震资料通常信噪比低、主频低,利用单一叠前弹性参数预测有效气层的精度有限。为提高致密气藏的预测精度,以建立适用于低孔、低渗气藏的岩石物理模型为基础,优选出对气层识别敏感的弹性参数组合。通过确定性岩石物理模型和统计岩石物理方法实现测井资料中没有的储层及泥岩的岩石物理表征,并和原测井数据结合建立各类岩性概率密度函数。最终基于地震弹性参数反演数据和概率密度函数,利用贝叶斯岩性判别方法预测岩性流体概率。结果表明:Xu-White模型适用于表征工区低孔、低渗砂岩。运用多弹性参数贝叶斯判别方法能提升岩性识别的成功率。多变量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有效地拓展了泥岩的岩石物理表征。岩性及流体概率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一致,证明了该套方法预测致密碎屑岩气藏的有效性。
洪忠张猛刚朱筱敏
关键词:XU-WHITE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