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116)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陆树刚常艳芬王任翔张碧波邓晰朝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植物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水龙骨科
  • 2篇区系
  • 2篇区系地理
  • 2篇孢子
  • 2篇孢子形态
  • 1篇形态解剖学
  • 1篇亚科
  • 1篇亚科植物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绿体RBC...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蕨类
  • 1篇蕨类植物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细胞分类学
  • 1篇化石

机构

  • 8篇云南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8篇陆树刚
  • 5篇常艳芬
  • 4篇王任翔
  • 4篇张碧波
  • 1篇李春香
  • 1篇邓晰朝

传媒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广西植物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云南水龙骨科水龙骨亚科孢子形态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云南产水龙骨科水龙骨亚科4属8种1变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详细观察,其中篦齿蕨Metapolypodiummanmeiense以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的蒙自拟水龙骨Polypodiastrummengtzeense为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该亚科植物孢子形态较为一致,均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具周壁或不具周壁,外壁正面观均为较整齐的疣状纹饰。本文还就孢子形态及其与该亚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演化关系进行了讨论,为水龙骨科的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常艳芬王任翔张碧波陆树刚
关键词:孢子形态
云南的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Bl.)植物被引量:1
2005年
对云南产复叶耳蕨属植物进行了再次的分类订正研究,确认云南有该属植物20个种类,其中,华南复叶耳蕨Arachniodesfestina(Hance)Ching和齿头复叶耳蕨A.aristata(Forst.)Tindale为云南分布新记录;将《中国植物志》等资料中的Acrorumohradissecta、Arachniodesailaoshanensis、A.australis、A.austro-yunnanensis、A.caudata、A.chinensisvar.cornopteris、A.chinensisvar.jinpingensis、A.chingii、A.dayaoensis、A.futeshanen-sis、A.gongshanensis、A.guangtongensis、A.lushuiensis、A.pianmaensis、A.pseudo-aristata、A.pseudo-assa-mica、A.shuangbaiensis、A.sinoaristata、A.sporadosora和A.triangularis等20个名称作为新异名处理。还列出了云南产该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名称的处理及分类讨论、地理分布等。
陆树刚
关键词:复叶耳蕨属分类订正
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对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区系地理进行了研究。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地理成分已进行了划分,与邻近地区的区系联系也进行了比较,其区系起源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1)云南是中国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2)云南至喜马拉雅地区是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的分化中心;(3)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与四川、喜马拉雅地区和西藏的区系联系最密切;(4)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可能在亚洲热带地区,但其分化中心则可能在云南西北部至喜马拉雅地区。最后列出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系统名录。
张碧波常艳芬陆树刚
关键词:区系地理
云南水龙骨科星蕨亚科植物的区系地理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对云南水龙骨科星蕨亚科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进行了划分,并对云南与邻近地区的区系联系进行了比较,对云南该亚科植物的区系起源也作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云南是中国水龙骨科星蕨亚科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该亚科植物是典型的热带亚洲的区系成分;与广西和越南北部的区系联系最密切;云南东南部和越南北部是水龙骨科星蕨亚科植物的多样性中心。
常艳芬张碧波陆树刚
关键词:区系地理
中国观音座莲植物的系统发育和起源时间:来自叶绿体rbcL和trnL-F序列的证据被引量:6
2006年
莲座蕨(Marattioid ferns)是一类公认的古老原始蕨类植物,其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中石炭世,现存类群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其中种类最丰富的类群——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主产亚洲.关于观音座莲科的系统演化关系至今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L-F基因间隔区序列,用MEGA2和MrBayes v3.0b4软件包分析了中国观音座莲科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与原始观音座莲属Archangiopteris的系统演化关系;基于系统发育树和化石记录资料,进一步估算了观音座莲植物起源与多样性分化的时间.结果显示,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组成一个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无论是rbcL序列,还是trnL-F序列,单独的序列分析均不能将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区分开,从而证实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而rbcL基因和trnL-F基因间隔区序列的联合分析提高了各个分支的支持率,并且显示原始观音座莲属较早分化出来,位于支系的基部,从而不支持原始观音座莲属由观音座莲属演化而来的观点.分歧时间的估计显示,现存观音座莲属与原始观音座莲属发生多样性分化的时间仅约为26Ma.系统发育分析和分歧时间的估计结果表明,现存的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植物的演化是以起源古老但多样性分化较晚为特征,而非通常所认为的古老残遗类群.
李春香陆树刚
关键词:RBCLTRNL-F系统发育化石记录
中国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概况被引量:17
2007年
中国蕨类植物类群十分丰富,由63科230属约2600种组成,其中约有10%的种类为中国特有。迄今为止,中国蕨类植物进行过染色体计数的种类约有395种,仅占中国蕨类植物总数的15%,其中48%为多倍体。本文对中国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文中论述了蕨类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基数在系统学上的应用以及蕨类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多倍化、无融合生殖、多倍体复合体及网状进化的研究概况。中国20多年的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表明,蕨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基数、组型分析、多倍化及其繁殖方式对蕨类植物的分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都有重要作用,对种及种复合体的鉴定、科属的划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中国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任翔陆树刚邓晰朝
关键词: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
中国西南地区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科)孢子形态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龙骨属(PolypodiodesCh ing)植物11种(包括1变种)的孢子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其中,大部分种为首次报道。水龙骨属植物的孢子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豆形或超半圆形,表面具疣状纹饰,多不具周壁。对光茎水龙骨(P.wattii)和日本水龙骨(P.niponica)、栗柄水龙骨(P.m icrorhizoma)与篦齿蕨(M etapolypodium manm eiense)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为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孢粉学方面的证据。根据水龙骨属植物孢粉形态上的证据,水龙骨属植物是一个自然的分类群,赞成秦仁昌1978分类系统的分类处理。
张碧波王任翔常艳芬陆树刚
关键词:孢子形态
水龙骨亚科植物(水龙骨科)的形态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对水龙骨科水龙骨亚科5属16种植物的孢子形态、叶表皮结构、叶柄和根状茎的横切、根状茎上的鳞片以及叶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该亚科植物的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该亚科植物类群中,主要分布于亚洲亚热带地区的篦齿蕨属、拟水龙骨属和水龙骨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的棱脉蕨属和亚洲温带地区的多足蕨属的系统位置则分别较孤立。
常艳芬王任翔陆树刚
关键词:形态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