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0734)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石经海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论违法适用羁押的刑事责任
- 2008年
- 违法适用羁押主要有超期羁押、变相羁押和不应拘而拘等三种突出情形。对这些情形如何刑事追诉,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在司法上,对超期羁押虽有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但这对绝大多数超期羁押来说是虚置的。要有效地遏制违法适用羁押现象,一方面应统一以作为行为犯的非法拘禁罪定性处罚,另一方面也需完善我国羁押立法体制。
- 石经海
- 关键词: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非法拘禁罪
- 我国羁押制度的法文化考察被引量:8
- 2008年
- 史料表明,汉语中的"羁押"一词并非自古就有,是清末"西法东渐"的产物,具有特定的法律文化渊源,是现代羁押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表现。我国清末"西法东渐"前的剥夺或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因不具有以上法律文化渊源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羁押;新中国重建的所谓羁押制度,因不具有现代羁押制度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而名存实亡。
- 石经海
- 关键词:羁押制度历史流变
- 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之刑期折抵被引量:3
- 2008年
- 按照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做法,被判处死缓或无期徒刑而后减为有期徒刑的受刑人,原未决羁押期不予折抵减刑后的刑期;如此做法不仅违背了现行刑期折抵立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而且也背离了刑期折抵立法的价值取向和刑法公平公正的精神;基于依法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已被不当废止之现状及我国司法人员惯于对司法解释的依赖,有必要重以适当方式明确其折抵问题。
- 石经海
- 关键词:刑期折抵有期徒刑死缓无期徒刑减刑
- 我国羁押立法之实体规范检讨被引量:1
- 2009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实践中羁押问题的日趋突出和顽固,我国理论界对羁押问题的关注也不断向纵深拓展。其中,最为典型是,比较研究上的"洋为中用"和历史研究上的"古为今用"。这自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然而,综观这些研究。
- 石经海
- 关键词:刑期折抵刑事强制措施超期羁押逮捕条件非法拘禁罪
- 论羁押制度的内核被引量:13
- 2009年
- 羁押制度的内核在于限制羁押状态适用,并使其成为适用"例外"。在我国现行羁押体制中,羁押状态因只是羁押行为(逮捕、刑事拘留)自动带来的后果,不是独立和特定的强制措施,而无法成为适用的"例外";羁押行为虽是独立和特定的强制措施,但既因羁押状态是其自动带来而无法使羁押状态适用成为"例外",也因其实体性适用条件虚化而自身难以限制适用。我国羁押立法体制的完善,应立足于重塑羁押制度的内核,通过把羁押状态设置为独立和特定的强制措施,使羁押状态的适用在羁押制度中成为"例外"。
- 石经海
- 关键词:羁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