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601100-3)

作品数:16 被引量:173H指数:8
相关作者:刘荣桂颜庭成吴智仁高建明万炜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镇江久久生态材料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混凝土
  • 5篇生态混凝土
  • 5篇混凝
  • 4篇透水
  • 3篇多孔混凝土
  • 3篇植物
  • 3篇湿地
  • 3篇透水性
  • 3篇耐久
  • 3篇耐久性
  • 2篇冻融
  • 2篇压强度
  • 2篇植生
  • 2篇生态
  • 2篇水质
  • 2篇芦苇
  • 2篇抗冻
  • 2篇抗压
  • 2篇抗压强度
  • 1篇弹性模量

机构

  • 10篇江苏大学
  • 4篇镇江久久生态...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江苏省建筑工...

作者

  • 6篇刘荣桂
  • 5篇颜庭成
  • 4篇吴智仁
  • 3篇卢章平
  • 3篇唐卫东
  • 3篇李萍萍
  • 3篇万炜
  • 3篇高建明
  • 2篇吴春笃
  • 2篇虞蔚岩
  • 2篇陆春华
  • 2篇雷丽恒
  • 2篇李朝晖
  • 2篇黄成
  • 1篇吉伯海
  • 1篇王喆
  • 1篇吕锡武
  • 1篇宋东杰
  • 1篇刘小康
  • 1篇何连帅

传媒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混凝土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粗集料级配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7
2005年
采用连续级配粗集料和单一粒级粗集料配制多孔混凝土,研究了集料级配对多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空隙率﹑透水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集灰比情况下,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集料配制的多孔混凝土能获得较高的空隙率(大于22%),且抗压强度达15MPa,可满足对护坡工程所用生态混凝土提出的要求。
刘小康高建明吉伯海
用于透水性硬化路面的生态混凝土的开发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透水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国内对它的研究还不成熟,尤其是对将其用于硬化路面上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文章对透水性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本专项研究中透水混凝土的概念,然后就其基础材料、配合比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混凝土在强度及透水性方面的性能,最后探讨了该课题研究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雷丽恒刘荣桂颜庭成吴智仁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性
长江流域镇江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于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对长江镇江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镇江段浮游植物共计7门59属,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分别占33.90%、30.51%和22.03%。内江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94×104个.L-1,绿藻密度最大为7.95×104个.L-1。浮游植物密度季节变化秋季最大(2.71×105个.L-1),春季最小(4.65×104个.L-1)。水平分布密度塔影湖站最大,为1.39×106个.L-1。调查显示长江镇江段浮游植物中小环藻、针杆藻、小球藻、丝藻、颤藻等为优势属种。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2.30~3.98之间。指数变化由高到低分别为冬季、秋季、春季。
宋东杰李朝晖华春虞蔚岩华岚张鋆黄成余俭
关键词:浮游植物长江
湿地芦苇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植物发育模型为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北固山湿地芦苇的连续试验观测,将芦苇生育期划分为五个阶段,采用生长度日法建立芦苇发育进程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参数。通过试验结果检验,表明该模型对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可行性。
唐卫东李萍萍卢章平
关键词:湿地芦苇生长度日
基于构造体系的植物生长定量化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分析植物的形态生理特性,从植物形态结构的构造体系出发,着重对植物的拓扑结构及其节间、叶片等器官形态变化进行了定量描述,并提出了一种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实例可视化验证,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李萍萍唐卫东卢章平
虚拟植物系统模型耦合构建技术被引量:8
2008年
在构建植物生长模型时考虑其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交互关系,建立了虚拟植物模拟模型,并基于图形技术建立了植物形态的可视化模型,通过模型耦合构建出虚拟植物系统。基于芦苇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检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可行性。
唐卫东李萍萍卢章平
关键词:虚拟植物芦苇
潮水变化对北固山湿地水质影响研究
2007年
对镇江市北固山湿地潮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湿地水质与潮水水深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湿地潮水在丰水期的日周期为1日2次涨落,其水位最大落差为1.59 m;随着潮水水位由高到低各采样点总氮、总磷和氨氮的浓度值由小变大,靠近排污口的1#采样点总氮、总磷和氨氮在低潮时的值分别是高潮时的2倍3、倍和2倍;2#采样点总氮、总磷和氨氮浓度值分别是高潮时的1.5倍、2倍和1倍。1#2、#点各指标值与潮水水深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潮水水位的变化对其水质有显著影响;潮水水深与对照点的各项指标有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并不显著,潮水的涨落对其水质没有显著影响;根据方差分析,随着采样点与排污口距离的增加,其水质各指标值显著下降,水质明显变好,这是潮水物理化学以及土壤、植物和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吴春笃张耘储金宇
关键词:湿地总氮总磷氨氮
多孔混凝土综合生态效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通过模拟实际封闭水域的室内水质净化装置,研究了水体生物与多孔混凝土的生态适应性以及形成的综合生态效应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多孔混凝土综合生态效应的水质净化效果可通过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悬浮固体浓度(SS)的去除量进行评价.试验表明:附着生长在多孔混凝土上的黄花水龙、杂藻、螺蛳以及微生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微生态系统,6周后可使水体中TP的去除率均达到95%,TN的去除率达72.5%,CODMn去除率达到75%.提出了多孔混凝土水质净化的机理,即多孔混凝土作的多孔结构为水体中的生物提供了附着生长的空间,为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增加,生态系统的完善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其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良好水质净化效果.
高建明许国东吕锡武
关键词:多孔混凝土生态效应水质净化螺蛳水生植物
黄花水龙浮巢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被引量:9
2006年
以黄颡鱼夏花培育水体为试验用养殖污水,黄花水龙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浮巢材料,分别设置了1,2,3 kg/m3三种水龙初始生物量的鱼草共生系统,并与传统的商业性养殖模式作同步比较,分析了黄花水龙对养鱼污水主要水质因子、鱼苗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经过6周饲养,试验结果为:试验组的鱼草共生系统水体水质优良,鱼类生长良好,试验终末水体中溶解氧浓度(DO)≥6.0 mg/L,总氨氮(NH4+-N)≤1.22 mg/L,化学需氧量(COD)≤96 mg/L,悬浮固体浓度(SS)≤26 mg/L,成活率≥70%;对照组的有鱼无草系统中水质逐渐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抑制甚至生存也不能保障,试验终末DO=3.0 mg/L,NH4+-N=3.8 mg/L,COD=134 mg/L,SS=80 mg/L,夏花成活率仅为16%.研究结果表明:黄花水龙可有效净化水质,确保了夏花生产良性运行,还节约了水资源并达到无污染排放.
李朝晖施丽丽王喆叶存奇潘建林
关键词:浮水植物夏花培育
现浇护堤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性能指标及耐久性能被引量:41
2005年
概括介绍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性质以及分类情况,就国家863专项'镇江水环境处理'中的生态堤部分,提出了护堤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及其护坡技法;然后对混凝土基础材料与受保护土体级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该生态混凝土在物理、力学以及耐久性方面的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了SR-3的生态混凝土,其28天的抗压强度达到20 MPa以上,透水系数在0.25~0.60 cm/s之间,并且抗冻耐久性在60次循环以上.
吴智仁陆春华刘荣桂吴春笃彭振华
关键词:护堤植生生态混凝土性能指标耐久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