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30100)

作品数:99 被引量:448H指数:11
相关作者:朱建平蔡永敏洪梅张华敏刘寨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15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2篇中医
  • 30篇源流
  • 25篇源流考
  • 14篇中医药
  • 12篇名词
  • 11篇英译
  • 8篇药学
  • 8篇医药学
  • 8篇中医药学
  • 8篇考辨
  • 6篇中医药术语
  • 6篇方剂
  • 5篇术语英译
  • 5篇中医术语
  • 5篇剂型
  • 5篇病名
  • 4篇中药
  • 4篇中医药学名词
  • 3篇眼科
  • 3篇英文

机构

  • 6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2篇河南中医药大...
  • 14篇南阳理工学院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7篇江西中医药大...
  • 7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生物技术...
  • 2篇江苏省第二中...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33篇朱建平
  • 22篇蔡永敏
  • 14篇洪梅
  • 13篇刘寨华
  • 13篇张华敏
  • 12篇高新颜
  • 9篇黄涛
  • 5篇刘成
  • 4篇王小芳
  • 4篇杜松
  • 4篇刘力力
  • 3篇赵永红
  • 3篇郭文静
  • 3篇金芳芳
  • 3篇杨宜花
  • 3篇范逸品
  • 3篇颜隆
  • 3篇许霞
  • 3篇李琳珂
  • 3篇吴亚兰

传媒

  • 35篇中华中医药杂...
  • 16篇中国中医基础...
  • 14篇中国科技术语
  • 6篇中华医史杂志
  • 4篇中医学报
  • 3篇中医杂志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医眼耳鼻喉...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草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医教育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17篇2019
  • 9篇2018
  • 2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学主要术语部件的英译研究——以中医内科学为例
2020年
根据术语部件的概念,以中医内科学为例,筛选出主要术语部件,然后基于国内外4种最为前沿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医内科学主要术语部件英译的原则和方法,提出较为合理的规范英译的建议,以推进中医内科学乃至中医学术语英译规范化工作的深入。
崔昶旭朱建平洪梅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内科学英译
中医病名“伤风鼻塞”定名史略被引量:2
2020年
“伤风鼻塞”是现代中医新病名,相当于西医学急性鼻炎。古代中医对急性鼻炎的诊疗经验,包含于“鼻塞”“鼻鼽”“鼻窒”“伤风鼻塞”“伤风”“感冒”等病症。“伤风鼻塞”作为医学用语,屡见于宋元以后的中医古籍,但并未成为独立的疾病。直到现代中医耳鼻喉科建立,统编教材编写出版,“伤风鼻塞”才逐步确立为规范病名。“伤风鼻塞”符合术语定名的科学性、简明性、约定俗成及顾名思义性等原则。
高新颜朱建平
关键词:急性鼻炎中医病名中医术语统编教材
中医学科名称英译规范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中医学科名称翻译的规范对于学科发展、中医学术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翻译的混乱桎梏中医的国际发展。项目组在遵循中医术语对应性、同一性、系统性、简洁性、约定俗成、回译性、民族性等英译规范原则的基础上,参考英文学科命名习惯,广泛收集国内外标准词典及教材等资料中学科名称对应的英译名,结合中医学科的分科特点和术语的语言结构进行分类处理,择优选取推荐规范英译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洪梅高新颜朱建平
关键词:英译
“望色”源流考被引量:5
2014年
"望色"为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之一。该文从"望色"一词源流出发,考证其规范名;明确其定名依据;同时列出"望色"之同义词,并根据其名词演变追源溯流,以明晰"望色"这一名词术语的历史演变和准确含义。
杜松刘寨华佟琳张华敏
关键词:望色
试论原植物姜黄当为片姜黄的来源之一
2018年
片姜黄因其治疗风寒湿痹疗效显著而为临床所常用。对于片姜黄的来源,中国药典记载数度变化,2015年版载原植物为温郁金;同时将姜黄的来源载为原植物姜黄。然据考证,在古代,无论从临床著作记载,或本草论述,片姜黄与姜黄系指同一药物,二者在明清以前的本草记载中来源有多种,其中原植物姜黄和郁金(或温郁金)均是其来源之一;现代中国药典不能因古代记载的原植物温郁金为片姜黄的来源而将原植物姜黄排除于片姜黄的来源之外。将原植物姜黄作为片姜黄的来源之一符合古代临床应用片姜黄的实际。因此,建议中国药典将原植物姜黄和温郁金均作为片姜黄的来源,此对于正确应用古方具有现实意义。
蔡永敏张仲鸣贺亚静
关键词:片姜黄基原植物
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策略与方法辨析及体系初步构建被引量:4
2020年
中医翻译研究的热点是术语英译规范化,以往研究多探讨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但3个概念界定不清晰,分类不明确,不利于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和中医术语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文章借鉴翻译研究的层级关系:宏观的原则指导(翻译策略)-中观的途径选择(翻译方法)-微观的具体实施(翻译技巧),辨析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概念内涵,分析30多年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尝试构建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策略与方法的体系,为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提供理论框架,为中医药名词术语中英双语词典编纂实践提供指导。
都立澜朱建平洪梅
关键词:翻译词典编纂
脾胃湿热证理论源流考被引量:11
2017年
脾胃湿热理论奠基于秦汉时期,晋隋时期有所发展。宋元是脾胃湿热理论建立和形成时期,元代朱丹溪首次提出了"脾胃湿热"一词,明清时期对于脾胃湿热的认识有所拓展和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医证候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脾胃湿热证"被正式提出并被作为规范证侯名。
范逸品刘寨华张华敏
关键词: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证源流
胶剂的历史发展被引量:6
2018年
胶剂是传统剂型之一,胶剂指的是将动物皮、骨、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胶剂主要用于补血,适用于虚劳赢瘦、身体虚弱等疾病,它既属于中药药材范畴,又是成药制剂范畴,因而胶剂的历史发展与胶类中药关系密不可分。笔者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追溯胶剂的历史发展,现将其总结如下。
吴亚兰许霞
关键词:胶剂剂型
“干针疗法”名词的古今中外考被引量:3
2017年
"干针疗法"是目前的热点概念,在国际上引起广泛讨论与争议。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对这一名词本身的古今中外含义进行了考证。在中国古代的认识中,无干针之名,但有气针与血针之分。凡是不引起出血的毫针针刺就叫气针。针灸外传到西方之后,西医生将针刺与药物注射结合起来形成穴位注射疗法,也称水针或湿针,再西学东渐回到中国,在中国普遍使用。为与之区别,在针刺麻醉中出现了"干针得气留针"的方法。因此,在中国,"干针"指的就是在针灸中不涉及药物、出血等单纯毫针针刺的方法。在西方,由于生物医学对经络理论的不理解,把以激痛点为理论基础,使用针具进行针刺的方法称为干针。其实与中国人的认识同出一辙,只不过其治疗范围更为狭窄。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声明干针属于针灸的一部分,亦支持了文章的观点。
黄涛
关键词:水针穴位注射疗法
宋代医药兴盛的外部原因初探被引量:3
2014年
宋朝医学兴盛,是多个方面力量推动的结果,其中外部原因主要有:医药的巨大经济价值刺激了医学的繁荣,激起了全社会对医学的关注;士大夫参与医学,将儒家仁爱思想渗透到了医学中,医术成为了一种仁心仁术,提升了医学的社会地位,打破了相对保守的医学传授传统,促进了医学知识的传播;宋朝政府大力扶持医学,整理刊印历代医学典籍,改进医学教育体制,创办和剂局并编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3个方面的原因造就了宋朝医学的辉煌。
颜隆朱建平
关键词:宋代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