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IA060163)

作品数:2 被引量:66H指数:1
相关作者:吴绍芬季文娜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电子学习
  • 1篇卓越工程人才
  • 1篇校企
  • 1篇校企深度合作
  • 1篇教育
  • 1篇高等教育

机构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作者

  • 1篇吴绍芬
  • 1篇季文娜

传媒

  • 2篇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我国高校社会职能的优化——基于对美国公司大学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公司大学是在20世纪中后期风行于美国许多大型企业和公司内部的教育实体。由于传统大学的教育产出不能满足公司和企业的实用需求,公司大学便应运而生。它以其独特的教育体系运作方式弥补着传统高等教育实体所不能充分执行的为企业提供动态人力资源、为社会的个体提供终身教育场景的高等教育社会职能。这些对于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社会职能的优化不无借鉴意义。
季文娜
关键词:高等教育电子学习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被引量:65
2011年
我国现在培养的工科学生数量巨大,但实践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不强问题突显。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在强调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强化校企的深度合作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校企深度合作,主要是针对过去校企合作内容比较狭隘、合作目的比较单一、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等弊端提出来的,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目标出发,培养卓越的工程师后备人才为总体目标,立足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共同的任务,来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培养工程师等全方位、深层次、持续性的合作。这必然要求高校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进行模式创新和考评体系的变革,包括: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推进研究性学习方法,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增加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建立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吴绍芬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卓越工程人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