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404)

作品数:17 被引量:511H指数:11
相关作者:程万正张永久崔效锋乔慧珍胡幸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地震局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震源
  • 6篇震源机制
  • 5篇地震
  • 5篇震源机制解
  • 2篇应力场
  • 2篇震源参数
  • 2篇品质因子
  • 2篇介质品质因子
  • 2篇非弹性衰减
  • 2篇P波
  • 2篇P波初动
  • 2篇初动
  • 1篇弹性半空间
  • 1篇导模
  • 1篇地块
  • 1篇地震电磁
  • 1篇地震记录
  • 1篇地震破裂
  • 1篇地震震源
  • 1篇地震震源机制

机构

  • 8篇四川省地震局
  • 5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程万正
  • 4篇张永久
  • 3篇乔慧珍
  • 3篇崔效锋
  • 2篇宁杰远
  • 2篇陶开
  • 2篇俞春泉
  • 2篇刘杰
  • 2篇胡幸平
  • 2篇阮祥
  • 1篇周仕勇
  • 1篇张海明
  • 1篇陈晓非
  • 1篇张红艳
  • 1篇龙峰
  • 1篇姜明明
  • 1篇龙思胜
  • 1篇钟继茂
  • 1篇刘启明
  • 1篇尚学峰

传媒

  • 6篇地震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Earthq...
  • 1篇Earthq...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滇次级地块震源机制解类型与一致性参数被引量:52
2006年
根据P波、S波的振幅并结合部分记录清晰的P波初动资料,求得1994—2005年川滇地区4个次级地块,即川青地块、雅江地块、川中地块和滇中地块2.5级以上有良好地震波记录的925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已取得的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了上述4个次级地块的应力场特征及震源断层的错动类型.其P轴优势方位分布:川青地块为EW方向,雅江地块、川中地块、滇中地块为ESE或SE方位.根据大量震源机制解资料,编程计算了各地块的平均应力张量,即主应力σ1,σ2,σ3的方向.定义了单个震源机制解的力轴与平均应力张量的差异,或称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参数θ-,进而分析了川滇4个次级地块的-θ值和震源断层错动类型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次级地块大量区域小震震源机制解的测定,可以给出动态应力场和震源断层错动方式的变化信息.
程万正阮祥张永久
关键词:震源机制川滇地块
希尔伯特—黄变换中拟合过冲和端点飞翼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被引量:22
2005年
深入分析了现有的三次样条拟合方法,指出“拟合过冲”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新的三次样条拟合方法和正弦函数拟合方法.这两种新拟合方法都具有消除“过冲”现象,拟合函数连续、一阶导数连续、计算简便、计算量小、易于操作等优点.同时,指明了“端点飞翼”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种处理资料曲线的端点问题的技巧.该技巧能够在不改变资料曲线的条件下消除“端点飞翼”现象.拟合新方法和新技巧能结合运用,得到完全没有“拟合过冲”和“端点飞翼”的拟合曲线,为时序曲线固有模态函数分解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龙思胜张铁宝龙峰
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发展过程中发震断层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1997年发生在新疆伽师的强震群迄今仍在持续活动,从1997年1月21日震群发生至1997年10月18日,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5次.震群发生前,该地区几乎没有地震活动.根据伽师震群地震的精确定位结果及震源机制解,我们设定该震群的发震构造是一组NNW(北北西)向的雁形右旋走滑断层和一组NE(北东)向雁形正倾滑断层.并以此作为模拟该区域理论地震活动的力学模型,开展震群区域理论地震活动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证实了断层间的相互作用或应力传递能产生震群活动的猜测,并对伽师震群中为何部分地震的震源机制是正断层进行了合理解释.进一步推测伽师位于地壳厚度的陡变带也可能是引起该地区地震活动丛集发生的原因.
周仕勇姜明明Russell Robinson
关键词:断层相互作用
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及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28
2006年
利用震源机制解确定应力分区的逐次收敛法,并结合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结果和断层滑动反演资料,对川滇地区应力分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厘定.结果表明,2条北北西向近似平行的应力转换带将川滇地区分成3个应力区,2条应力转换带之间形成的川滇应力区的最大主应力σ1方位正好也是北北西向.川滇应力区东边界(东边的应力转换带)基本上与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相吻合;川滇应力区西边界(西边的应力转换带)与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并不完全一致,西边的应力转换带的北段基本沿金沙江断裂带,与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相一致,往南应力转换带并没有继续沿着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红河断裂带,与东边的应力转换带形成交会,而是延续北北西走向,应力转换带的南段与营盘山断裂带相重合.认为,在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东侧物质南东向侧移,以及华南块体强烈阻挡的共同作用下,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格局并不完全受已有构造的控制,而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应力转换带.
崔效锋谢富仁张红艳
关键词:应力场动力学机制
四川盆地地区介质衰减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地区的介质非弹性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在500km震源距范围内,研究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217.8f0.816。这一结果为在四川盆地地区进一步开展震源谱和强地面运动的模拟等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张永久乔慧珍程万正刘杰
关键词:非弹性衰减介质品质因子
一种计算非均匀破裂震源近场辐射波场的新方法
2007年
从震源表示定理出发,在箱型化离散方案下,导出了弹性半空间中具有任意非均匀滑动时空分布的有限地震断层的辐射场计算公式,并发展了相应的数值算法.初步的数值检验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因此为计算近场强地面运动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得到的公式计算法也为震源破裂过程的反演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尚学峰刘启明张海明陈晓非
关键词:弹性半空间GREEN函数
川西北地区介质衰减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根据成都数字地震台网8个台站记录的21个地震的波形记录,利用遗传算法,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拟合,得到川西北地区介质的几何衰减函数,非弹性衰减因子Q值随频率的关系为:Q(f)=334·4×f0·581,并将该文结果与其他地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乔慧珍张永久程万正刘杰
关键词:介质品质因子非弹性衰减川西北
利用P波初动资料求解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震源机制解被引量:129
2008年
通过查阅国家地震台网、各省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以及IRIS数据中心给出的一些国际台站的数字波形记录,读取P波初动方向,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MS)特大地震以及其后发生的部分强余震(44次)的震源机制解.这组震源机制解是对哈佛大学已公布的9个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的很好补充.
胡幸平俞春泉陶开崔效锋宁杰远王艳华
关键词:汶川地震震源机制解P波初动
由多个地震震源机制解求川滇地区平均应力场方向被引量:90
2006年
基于震源断层面解的空间取向和断层滑动方向,写出相应力轴张量在地理坐标系中的表达式,进而给出计算平均力轴张量及主值的方法,即通过求解相应的本征方程得到.对使用多个震源机制解的T,B,P轴参数计算平均应力场的方法,以用滑动方向拟合法反演富蕴、唐山地区平均应力场数据进行验证,二者结果一致.选择具有地震构造意义的地块或地震带内大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区域平均应力场.根据川滇13个地震带(区)的256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给出了各带(区)应力张量的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算法简便,使由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构造应力场的方法走向定量化.
钟继茂程万正
关键词:震源机制平均应力场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for the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被引量:26
2008年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 is the most destructive earthquake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in terms of property damage and human loss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arthquake process and the geo-morp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ismic hazard, we simulated the strong ground mo-tion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incorporat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arth structure, finite-fault rupture, and realistic surface topography. The simulated ground motions reveal that the fault rupture and basin structure control the overall pattern of the peak ground shaking. Large peak ground velocity (PGV) is distributed in two narrow areas: one with the largest PGV values is above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fault and attributed to the locations of fault asperities and rupture directivity; the other is along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Sichuan Basin and caused by both the directivity of fault rupture and the ampli-fication in the thick sediment basin. Rough topography above the rupture fault causes wave scattering,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larger peak ground motion on the apex of topographic relief than in the valley. Topography and scattering also reduce the wave energy in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fault rupture but increase the PGV in other parts of the basi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for a localized hazard as-sessment in places of rough topography that takes the topographic effects into account. Finally, had the earthquake started at the northeast end of the fault zone and ruptured to the southwest, Chengdu would have suffered a much stronger shaking than it experienced on 12 May, 2008.
ZHANG WeiSHEN YangCHEN XiaoFei
关键词:WENCHUANSEISMICHAZARDTOPOGRAPHYSEISMI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